前言
有句俗话说:女子无才便是德,男权社会里评价女子以德不以才。因此历史上的才女凤毛麟角,今天说的诗人叫做李冶,她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一起,被人称为"唐代四大女诗人"。
在元朝辛文房的《唐才子传》中,关于她的笔墨比一般的诗人要多不少,我们先看看这位奇女子的生平。
一、《唐才子传》中的奇女子
1、童言无忌
季兰,名冶,以字行,峡中人,女道士也。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当时才子颇夸纤丽,殊少荒艳之态。始年六岁时,作《蔷薇诗》云:"经时不架却,心绪乱纵横。"其父见曰:"此女聪黠非常,恐为失行妇人。"《唐才子传》
说李冶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说李季兰的话,估计似曾相识的人就多了。这就是“以字行”的意思。
据说李季兰六岁时作《蔷薇诗》云:"经时不架却,心绪乱纵横。"他的父亲听了以后,颇为难过,认为自己的这个女儿将来恐怕不会遵守妇人的言行。
2、交游名士
后以交游文士,微泄风声,皆出乎轻薄之口。夫士有百行,女唯四德。季兰则不然,形气既雄,诗意亦荡。自鲍昭以下,罕有其伦。时往来剡中,与山人陆羽、上人皎然意甚相得。皎然尝有诗云:"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其谑浪至此。《唐才子传》
李季兰十几岁岁就被父母送到玉真观出家女道士, 清朝学者章学诚分析在《文史通义·妇学》中分析说:“女冠坊妓,多文因酬接之繁”。 唐朝的女道士被章学诚和坊间的艺伎相提并论,说他们因为应酬多,所以作品就比普通妇女多一些。
李季兰经常交往的有不少名人,如:茶圣陆羽、诗僧皎然、刘长卿、朱放、韩揆、阎伯钧、萧叔子等人,相互之间都有诗作酬唱。其中皎然有一首诗写到:
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辛文房评价他们之间“谑浪至此”。南宋胡仔的《苕溪渔隐词话》中关于这个故事有一句有趣的评价:
《复斋漫录》云:“唐僧皎然《答李季兰诗》: ‘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乃悟参寥《答妓诗》‘禅心己作沾泥絮,肯逐东风上下狂’之意。
读过皎然《答李季兰诗》,就明白苏轼好友参寥子《答妓诗》的出处了。从诗中看,两位似乎都是坚守清规戒律的好和尚。
3、情色对答
又尝会诸贤于乌程开元寺,知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诮曰:"山气日夕佳。"刘应声曰:"众鸟欣有托。"举坐大笑,论者两美之。《唐才子传》
这一段说的是刘长卿有疝气之病,在乌程(今湖州)开元寺雅集之时,两个人开起了玩笑。一个女道士跑到寺庙中本不妥,和众多男性诗人聚会又不妥,还相互说起了不雅之词更是不妥,可见李季兰父亲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女道士李季兰问:山气(疝气)日夕佳?你的疝气好点了没有呀?这里借用了陶渊明的诗句。刘长卿饱读诗书,当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用陶渊明的诗句回答:“众鸟欣有託。” 于是哄堂大笑。
《唐诗纪事》卷七八记载:"刘长卿谓季兰为女中诗豪。"可见这两个人关系不浅,惺惺相惜。
4、晚年悲惨结局
天宝间,玄宗闻其诗才,诏赴阙,留宫中月余,优赐甚厚,遣归故山。评者谓上比班姬则不足,下比韩英则有余,不以迟暮,亦一俊媪。有集,今传于世。《唐才子传》
李冶曾经被召入宫,但是时间应该是在唐德宗年间。她为此写有七律一首《恩命追入留别广陵故人》:
无才多病分龙钟,不料虚名达九重。仰愧弹冠上华发,多惭拂镜理衰容。
驰心北阙随芳草,极目南山望旧峰。桂树不能留野客,沙鸥出浦谩相逢。
她赴京入宫时已进入暮年,于是离开花都广陵去了长安。
5、时人评价
《唐才子传》说“评者谓上比班姬则不足,下比韩英则有余”,这个评价来自于唐朝高仲武:
士有百行,女惟四德。季兰则不然,形气既雌,诗意亦荡。自鲍照以下,罕有其伦。如“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盖五言之佳境也。上仿班姬则不足,下比韩英则有馀。不以迟暮,亦一俊妪。《中兴间气集》
班姬指西汉 的班婕妤(约公元前48年-2年后)他是班彪的姑母,也是班固、班超、班昭的祖姑。韩英指南北朝的韩兰英 ,宋孝武帝时献《中兴赋》,齐武帝时为博士,宫中以其年老多识,呼为"韩公"。
《中兴间气集》选录了肃宗至德初(756)到代宗大历末(779)20多年间作家作品,包括26个诗人的130多首作品。李季兰能够和钱起、韩翃、郎士元等人比肩而立,可见其诗名之盛。
二、李季兰代表作《寄校书七兄》
《中兴间气集》中提到的“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出自于李季兰的代表作《寄校书七兄》:
无事乌程县,蹉跎岁月馀。不知芸阁吏,寂寞竟何如。
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因过大雷岸,莫忘八行书。
这首诗前四句,是两个十字句,相当于两个长句拆分成了四句。第二联并没有对仗,第一联如果算是宽对的话,这首诗可以看作偷春体。
1、无事乌程县,蹉跎岁月馀
我在乌程县蹉跎岁月,百无聊赖。起句便如家常口语,没有古诗常见的套路,不写景、不点题、无比兴。但是马上把读者带入其境,勾引起读者的想象,这背后有什么故事吗?
2、不知芸阁吏,寂寞竟何如
不知道七兄是不是也寂寞无聊呢?这10个字推己及人,不说自己寂寞,却问七兄(芸阁吏)是否寂寞。
3、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
这是李季兰最有名的警句。句中暗藏两个典故,浮仙棹是汉代博望侯张骞的故事,张华《博物志》云:汉武帝令张骞穷河源,乘槎经月遇织女、牛郎之故事。
使车,见于《左传》,寒星伴使车,用”星使“典故,出自《后汉书·方术列传·李郃传》:“郃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
4、因过大雷岸,莫忘八行书
大雷岸用南北朝诗人鲍照与妹妹鲍令晖的典故,鲍照因公远行,路上写给妹妹《登大雷岸与妹书》,讲述路上的物情所见。这两句的意思是,七兄您怎么不给我信心呢?
另外用兄妹之典表示与七兄的关系,这位芸阁吏到底是李季兰的哥哥还是一位情人,似乎很难分辨。芸阁吏是政府藏书馆的校书郎,看来七兄在乌程县居住过一段时间,此时正在奔赴前程的旅途之中。
注:过,平声,因过大雷岸,平平仄平仄。八行书,信笺每页八行,代称书信。
三、与诗人相酬之作
1、茶圣陆羽
李季兰有一首《湖上卧病喜陆鸿渐至》,陆鸿渐即茶圣陆羽,这一天李季兰病了,陆羽来探望,李季兰作此诗酬谢。
昔去繁霜月,今来苦雾时。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先垂。
强劝陶家酒,还吟谢客诗。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
虽然卧病,似乎不耽误一起饮酒赋诗,看来女道士的生活的确是自由开放。
2、名士朱放
朱放约唐代宗大历中前后在世。李季兰与在剡中隐居朱放结识后,时常品茗清谈、游山玩水。大历中,朱放辟为江西节度参谋。临别时,朱放写下一首《别李季兰》相赠 :
古岸新花开一枝,岸傍花下有分离。莫将罗袖拂花落,便是行人肠断时。
李季兰也写了《寄朱放》:
望水试登山,山高湖又阔。想思无晓夕,想望经年月。
郁郁山木荣,绵绵野花发。别后无限情,相逢一时说。
这是一首五言古风,押入声韵。从诗中来看,男女之间说不清的关系。
3、阎伯钧
李季兰作品中有一个人物似乎是她真正的情人,他传下来的十六首诗中有三首写给了这位阎伯钧《送阎伯钧往江州》:
相看指杨柳,别恨转依依。万里江西水,孤舟何处归。
湓城潮不到,夏口信应稀。唯有衡阳雁,年年来去飞。
《送阎二十六赴剡县》:
流水阊门外,孤舟日复西。离情遍芳草,无处不萋萋。
妾梦经吴苑,君行到剡溪。归来重相访,莫学阮郎迷。
《得阎伯钧书》:
情来对镜懒梳头,暮雨萧萧庭树秋。莫怪阑干垂玉箸,只缘惆怅对银钩。
4、崔侍郎
这首《道意寄崔侍郎》没有其他诗中的暧昧关系:
莫漫恋浮名,应须薄宦情。百年齐旦暮,前事尽虚盈。
愁鬓行看白,童颜学未成。无过天竺国,依止古先生。
这位崔侍郎不知何许人也,从诗中看似乎年龄已经不小了。这首诗读起来与其他柔媚之作不同,像一个男子的作品,
李季兰传下来的诗中,并没有刘长卿、皎然等人的信息。皎然还写过一首给李季兰,不知道刘长卿是否与李季兰有过酬唱,或许都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
结束语
说起李季兰的作品,可能最为流传的不是上面几首,而是这首六言绝句《八至》: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唐德宗逃出了长安。朱泚被拥立为帝后,诛灭留在长安的宗室。第二年唐军收复长安,据说李季兰曾上诗朱泚(cǐ),因此被唐德宗下令乱棒扑杀。
结束时,依照惯例用李冶《恩命追入留别广陵故人》原韵作一首七律,《读李季兰诗有感》:
垂老欣闻长乐钟,未防离乱恨千重,女冠应识华亭鹤,北阙谁怜姑射容。
诗侣游魂云外散,黄泉碧落梦间逢。浮名莫羡虚前席,何似流觞归旧峰。
@老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