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黍离之悲

作者:黎荔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这是《诗经·王风》中的《黍离》,一首悲叹周室颠覆,寄寓忧国之思的怀古诗。《黍离》为《王风》第一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诗序》说:“《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从诗意来看,其说是可信的。在中国,五谷始终是一个变化中的概念。大约两千年前,五谷的排序为稻、黍、稷、麦、菽。黄河流域是以粟(稷)、黍为主体的旱地农业。《黍离》诗作者行役至西周都城镐京遗址,即所谓宗周,满目所见,已没有了昔日的城阙宫殿,也没有了都市的繁盛荣华,只有一片郁茂的黍苗尽情地生长,也许偶尔还传来一两声野雉的哀鸣,此情此景,令诗作者不禁悲从中来,涕泪满衫。黍稷之苗本无情意,但在诗人眼中,却是勾起无限愁思的引子,他缓步行走在荒凉的小路上,心旌摇摇,如醉如噎,充满怅惘。怅惘尚能承受,令人不堪者,是这种忧思不能被理解,不能被尽情表达倾诉。这种大悲哀,只能质之于天:“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关于这首诗,虽然还有诸多说法,但诗中所蕴含的那份因时世变迁所引起的忧思是无可争辩的,其显示的沧桑感带给读者的心灵以深深震撼。

从《诗经》开始,民生的惨淡、家国的伤叹就一直是文学主流必不可少的内容。《黍离》表现出的心思惶惑、忧虑重重的形象,在中国文艺的太初时代,就将“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人格化的悲剧意识凝注在知识分子的思维背景中。从《离骚》到《史记》,从《长门赋》到《哀江南》,在历史的湍流中艰难求索的民族精英,自始至终不曾放弃“悲天悯人”这样一个道义上和精神上的沉重责任。《黍离》的深重忧思弥漫数千年,一直穿越到现当代文学。记得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第一回《风雪惊变》,讲的是一个说书人在牛家村里说书,开头有首诗: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诗人戴复古,说书人把它作为说书开场的“定场诗”。诗中写的是江淮一代在金兵侵略后一片残破凋敝的景象,由眼前的败景让人联想到这里原来也是安居乐业的太平地方。南宋时,淮河流域作为宋、金交战的前线,村庄田野均受到毁灭性的破坏,昔日繁华的城市、富饶的村庄,已一派萧条荒凉,一处处毁坏倒塌的矮墙,缭绕着废弃的水井,再缀上黄昏里盘旋着的乌鸦,不啻在告诉人们,这里已经没有人烟了。这分明是一首表现“黍离之悲”的诗,这首沉郁顿挫的诗,开篇便奠定了《射雕》以家国天下为本位的思想基调,使读者被一种忧伤的兴亡之感所萦绕,怆然涕下,神魂为之所系。

从《诗经》的“黍离之悲”,唐诗中的“旧时王谢”,宋词的“废池乔木”,到《红楼梦》中秋风落叶的“废园”,我们的民族其实并不拒绝悲剧。在中国,诗圣的名号是给予杜甫的,给予“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样的哀挽之情、血泪之辞。杜甫深沉浩瀚的心灵所传承与表达的,是历史无法淘尽、时间也不能冲淡的“文明的苦难”。历史惊人地相似重复,幽王嬖褒姒而成丧身亡国的末主,玄宗嬖杨玉环而成弃都丧国的准末主;宗周都城镐京宫室宗庙被毁,变得黍稷离离,而李唐都城长安被胡骑践踏,太庙为乱贼所焚。周大夫感伤而作《黍离》诗写西周之亡,千馀载后杜甫写战乱中的“三吏三别”,写安史之乱后长安的萧条破败景况。相同的美刺伤闵、哀思之言、乱世之音,杜甫诗与《诗经·黍离》一样,弥漫通篇的,是面对国家兴亡,朝代更迭而自己却无能为力的情况时,怀有强烈道德抱负的知识分子无法排遣的天问与苦闷。其优美不来自文辞,而来自于“创深痛剧”后的那份克制与隐忍,这也正是中国悲剧理念之有别于西方悲剧的核心差异。

为什么要克制与隐忍?因为,那是一种胸中有种种甜酸苦辣写不出来的情绪,欲说还休,欲说还休,最后,只有索性不写了,只是咬着牙龈,咏叹一番,一往情深,字字泣泪。人首先是一个社会的人,“人”的悲剧的第一义是社会的悲剧,当山河羁旅、家国破碎,渺小的个人在大时代的动荡中又有什么办法呢?“我”所以心有戚戚,为的是抱怨命运加在“我”身上的不公,更为的是由己及人,而不能不感叹的黎民百姓的鹿鼎挣扎。这种面对物是人非、盛衰之变的强烈失落与不适应感,这种对苍生的俯瞰而兴起的关怀与怜悯的痛楚,至深至广,难以言说。

本来,感到的痛苦越大,流下的泪就越多,发出的哀声就越响,但“黍离之悲”却反其道而行之,越是创痛,就越要克制,越不肯落入抱怨,因为,这绵绵长恨又岂是简单的抱怨可以承载之?《黍离》的深重忧思弥漫数千年,厚重浓郁的文化内涵,远不是一言所能概括。《诗经》以降,中国文学中从此浮现着一个西风残照下包括着废园、落花、衰草、颓墙的意象群,在庾信、杜甫、李煜、苏轼、姜夔、陆游等的手中,“黍离之悲”传承不衰、延续千年。这种忧伤根植于民族的内心,深藏在每个仁人志士的脑海中,并且每每在国破山河,民族兴亡之时被激发,成为文人反复咏叹的主题之一。

楸梧远近千官塚,禾黍高低六代宫。面对故园颓毁、梁栋无踪,那寻寻觅觅的徘徊、声声断断的哀鸣、空空怅怅的彷徨,又寄与谁呢?所谓中国性,源于文化江山,如果没有黍离之悲,没有兴亡之感,没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悲秋情绪,没有见物起兴、托物言志的能力,我们还有什么权利说自己是中国人?我们又如何获得身份认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937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5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712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668评论 1 27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677评论 5 36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01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75评论 3 39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37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81评论 1 29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21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10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87评论 4 31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7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47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89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4,805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49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