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
好像很简单的问题,但当真作答,却发现并不怎么好回答。尝试着用世俗的标签给自己下个定义:一枚年过三十、大龄未婚但有男朋友的女青年,受过高等教育,做着一份行政管理的工作,在大城市里不温不火、不好不坏地过着。
日子过得波澜不惊,在很多人看来,大概可以用上“现世安稳”来形容。但是,一颗理工科生思维的头脑,偏偏搭配了一颗文艺女青年的心,总觉得生活中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不满足。不是物质的、实体上的缺乏,而是一种心灵上的、思想上的渴望被抚慰。
追问着我是谁,我要什么,不自觉要回头想想走过来的这三十几年。
很多同龄人在假期里到处爬摸滚打地玩闹的时候,我自觉、不自觉地待在家里,每日里写着或写实、或编排的日记,企图与自己对话,或许就这样奠定了与文字为伍的人生渴望。
在同龄人都还不知情为何物的时候,我把自己埋在父母的藏书里,囫囵吞枣读过《第二次握手》《复活》《茶花女》《红楼梦》《长生殿》……深刻记得深夜读到林黛玉香消玉殒时,泪不自觉地流满腮,第一次强烈体味到文学的魅力。
读诗,开始体味到美,在初一的课堂上和同学互递纸条,写下徐志摩的《偶然》,可惜她不懂,以为是我写的,还给了我修改建议,第一次感受到不被理解的孤独和失落,或许自此开始给人留下落落寡欢的印象。
在同龄人大多懵懵懂懂的时候,早熟的少女朦胧思春,看过琼瑶编的电视剧、写的小说,即使对言情小说也有自己的一点审美。会嫌弃同学里流传着看的各种肤浅的言情小说,对其文笔的粗鄙嗤之以鼻。再后来,开始看亦舒的言情小说,情感观点也和师太一样变得理性而清冷了,大概也是影响了以后的情感观吧。
求知欲旺盛的年纪,如饥似渴,自己到处找书看,《简爱》《傲慢与偏见》《飘》开启了对男女情感的思考、对自己女性身份的觉醒,也开始建构对人生、对情感的价值观。
读过三毛,因为自己没有捡破烂的远大理想而怅然若失,钦佩与羡慕孤身前往撒哈拉沙漠的勇气,幻想有个荷西让我等他六年,然后跳出来说marry me……读过韩寒,在那个新概念作文大赛沸沸扬扬的时候,梦见自己也获了奖……读过安妮宝贝,在那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叛逆期,为那些阴暗潮湿的文字潸然落泪,幻想那个与当下生活不在一个时空的世界;后来也伴随着,看到了庆山的变化与成熟……
不自觉的一路回忆下来,才发现谈的尽是与书有关的一路成长。在书的陪伴下,度过了不谙世事的幼时、睁眼看世界的少年、自以为开始明理通融的青年,这一路的心迹成长由此可窥见一斑,大概也是这些点滴造就了今日有血有肉的我,也唤醒了我灵魂上永恒的追求。再走下去的中年、老年该是怎样,充满想象,但不用猜想的必然也是书香相伴,但愿今日的我会继续日益丰满,继续成长为一个更有趣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