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似乎中国人从古至今便道有一份思乡情怀。中国社会从这样的“乡”中孕育,对中国社会的研究,应该立足于最基本的单位,从基层的视角来剖析。
而我所阅读的《乡土中国》一书,便生动地从乡土的视角来看中国社会,虽然这本书是多年前的研究,但是其中对于中国社会的基本状态、对乡土伦理的探究在现在看来仍有意义,仍可以通过其中的内容来剖析当下。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在该书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该书语言流畅,浅显易懂。
本篇读书笔记,主要关于该书中“乡土本色”、“文字下乡”两篇文章内容。
乡土本色
这章内容开门见山,将视线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中国社会的基层。
作者指出人们常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中国历经几千年来的发展,土地却永远是重要资本,两河流域孕育出的耕种文化,是中国长存的线。
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
中华民族与泥土的关系,让我从有趣的角度说来,就是中国人具有与生俱来的“种地基因”,到了各个地方都想通过种地来扎根,甚至于了解月球、火星是否适合,想种到外星去。中国目前有种花家一说,如此看来,是本身血脉中就带有的几千年印记。
以这样一个论述来看,中国基层是扎根于土的。而正是这样一个扎根于土的关系,使得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基层人口具有一定不流动性。人们往往聚村而居,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在安定之后便开始了代代传承,由此产生了基层乡村的“熟人社会”情况。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我认为这是因聚村而居而会呈现的必然情况,村子的相对稳定,让一个村子里是你的亲戚或者亲戚的亲戚,数代以来聚集在一起的生活使一个村子里的人互相认识、彼此了解,便熟人社会了。尤其是在父权制下的社会,一个家庭依赖于父亲而存在,一个村子里就都是父亲的父辈、亲戚多代的传承,加剧乡土中国熟人社会的情况。
文字下乡
在这章内容中,作者论述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而这样的乡“愚”观存在其不当之处,从而引出文字下乡的内容。
人生活的环境不同造就了人必然所获得的知识是有差异的。城里人获得的知识是关于现代化生活的,是从书本、现代交往之中孕育的。而乡下人的知识是乡村生活是经验。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正等于城里人到了乡下,也会出现许多不知的情况。
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我们是不是说乡下人不但不识字,而且识字的能力都不及人呢?
乡下孩子不像教授们的孩子到处看见书籍,到处接触着字,这不是他们日常所混熟的环境。教授们的孩子并不见得一定是遗传上有什么特别善于识字的能力,显而易见的却是有着易于识字的环境。这样说来,乡下人是否在智力上比不上城里人,至少还是个没有结论的题目。
如此,浅显的说乡下人“愚”的观点便存在其不妥之处了。
那在乡下社会中,文字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呢?这里存在一个概念——“面对面的社群”。在这样的一个社群之中,甚至可以不必见面而知道对方是谁。对于熟悉的人,你不必每次都自报家门就可以被别人知道是你,足声、声气、甚至气味,都可以是足够的“报名”。我们社交上姓名的不常上口也就表示了我们原本是在熟人中生活的,是个乡土社会。
所以在乡下社会中,文字便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因为在一个熟人社会里,人们通过代代相传获得经验,人们彼此熟悉,可以通过直接往来进行交流、生活,也就不必完全采用文字来表达了。
我决不是说我们不必推行文字下乡,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已开始抛离乡土社会,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我要辨明的是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