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以史为镜,提升人文素质
欢迎走进今天的大师兄点评《大明王朝1566》
第十三讲——读书做官唯两途(三)
壹
管理者应学会团结一切力量
既然“买田”改成了“赈灾”,锦衣卫自然要去淳安县探个究竟。自从发生了通倭的事情,淳安县民便警惕了起来。老人说:“前不久倭寇假扮客商,凡是有外乡人来买丝绸的,见一个抓一个。不分青红皂白,省里一句话,第二天就砍头。但是前段时间来了一个海老爷,拿着大明法律,不肯杀人,把那些人从鬼门关救了回来。”可他一个县令为什么敢和省里对着干呢?老人又说:“这个海老爷可是太子派来的人。”
太子是好的,皇上也是好的,关键是在于地方官的执行。既然他们来在把粮借给你们,为什么又不愿意借呢?原来是已经六月半了,怕收不了丝,要粮还不起把田都收走了。要是海老爷走了,谁替民做主?管理者最重要的是对员工敢于严格要求,海瑞刚到淳安县的时候,孤身前往,旁边都是被收买的人,但海瑞学会了团结一切力量。
田有禄也在放粮现场,一个差吏过来找他批字。他不乐意了,已经吃了一船半的粮了,继续这样下去他担不了责任,让他们去找海瑞。谁知道有了他这句话,差吏更开心。田有禄发了话,锅自然是田有禄的。这样田有禄更不高兴了“上面是恶官,下面是刁民,连你们也来挤兑我是不是。”田有禄也是无法,不得不盖了章签了单子。
另一个小吏又告诉田有禄,何大人来了带了好些兵,在牢里面找不到人犯,正在衙门和海老爷打擂台呢,田有禄一听何大人来了一下子就兴奋起来,抱怨差吏不早告诉他。又问:“何大人来了,走的是哪条路啊?”“见您老着急,又怕您听了心烦,何大人是中午过来的,好像是从五狮山那边进的城。”走五狮山说明走的是陆路,走陆路就说明是急事。又是这个当口,田有禄马上敏感地感觉到要出事。二老爷的政治敏感性还是相当不错的,只是大事面前沉不住气。
图片
贰
义不容辞,迎难而上
何茂才已经到了淳安县衙,一上来就问人在哪何茂才是一省刑名,他要带人走,也是有道理的。
图片
好的管理者叫做义不容辞,迎难而上。海瑞说:“我是淳安县的现任官,这里是县衙,我没叫你们进来,谁叫你们进来的,出去!”徐千户和蒋千户两人说要不自己收拾他,让何大人先去休息。
蒋、徐二人算盘打得也很精。他们这么积极有两个原因:他们吃了海瑞的亏,好不容易何茂才来了,可以趁机出气,这是其一;海瑞越怼,他们就越能给何茂才看清楚,不是他俩办事不力,而是海瑞太硬太“猖狂”,着实不好对付,这便是其二。
既然强压不成,何茂才不得不开始“晓之以理”,说:“海瑞您举人出生,又四十多岁了,在官场处处结仇,你图什么?”海瑞一番剖白,不过是孟子那句: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就是有了海瑞这样的人,才让孟子说的浩然之气不再是游荡天地间的虚无,而是凝成了世间有血有肉的人。
碰到海瑞这样的人“动之以情”也失败,,何茂才没办法只得愣在那里。海瑞见他这样,知道此时可以跟他谈条件了。何茂才是一省刑名,带走人犯是正当有理的。如果真要三级衙门一同审理,齐大柱等一干灾民也讨不了好,毕竟他们是真的在倭寇手里买了粮。
海瑞的首要目标就是要保下齐大柱这些人。所以他希望的结果是让何茂才把井上十四郎带走,但是齐大柱等人能够留下,让他来处置。何茂才经过他这一番吓,海瑞让他面临最坏的打算就是一个人都带不走,对他来说就有诛灭九族的风险。如此,海瑞再给他一个不那么坏的打算,何茂才就很容易同意了。
海瑞说:“大家都是为了朝廷,为了为民做主,但凡两端都能兼顾,也不是一定要跟上司为难。”大师兄也曾说过,无论做人还是做官,要么效忠朝廷,要么讲究道义,为民做主,实现自我价值。
如果我们像海瑞一样为客户工作我们会有成就感,客户绝对不会包庇我们,也不会陪我们假装努力,没付出努力绝对收不到回报。我们真正努力工作是为了自己最年轻,永不回头的生命。
人活百年我们为什么不全力以赴呢?
接下来海瑞真的能够说服何茂才吗?
何茂才面临事情即将被揭发又该如何做?
让我们带着问题期待下一件大师兄点评历史之《大明王朝1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