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实,《论语》不但是一部修齐治平的书,而且是一本讲学习的书。因为该书的“男主角”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老师。论语的第一篇是《学而篇第一》,第一句就是讲学习,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华杉老师的《华杉讲透论语》一书,用大白话讲透论语中“日用常行”的道理。《论语》中所讲的“学习学”,通过华杉老师的讲解,更加直白易懂、直抵人心。
一是知行合一,以行为本。这方面,《论语》中多次强调。如,前面所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中的“习”,不是复习,而是照着做,是练习。习的繁体字是習,上面一个羽字,是鸟。《说文解字》:“習,鸟数飞也。”指小鸟跟妈妈学飞行,反复练习,终于飞起来了。不管学习什么,只有通过亲身实践、反复体悟,真正学懂学会了,才会有获得感,才会感到快乐。如果是单纯的重复,像和尚念经一样,天天“南无阿弥陀佛”,你能快乐吗?恐怕只是嫌烦。再如,“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里的“传不习乎”的“习”,也是温习、练习、演习。凡是要学习的东西,只有付诸实践,放在事上琢磨,经历过、运用上了,才算真正学到。如果觉得“一听就懂,一学就会”,而不去琢磨、练习,肯定“一掉头就忘”,并不是真懂、真会。又如,“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强调德行实践是本,读书学习是末,读书是“行有余力”之后的事。两千多年前孔子的观点与当今科学的实践论、认识论可以说是不谋而合。先实践、再读书,先有实践、再有理论,否则就有“纸上谈兵”之嫌。
二是学思结合,以学为先。《论语》中,孔子说一方面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是指只顾读书学习,却不放在自己身上体会、放在具体事情上琢磨,这样自以为都知道了,其实不过是鹦鹉学舌,晓得些说法,或者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一到用时,还是迷惘,还是抓瞎。“思而不学则殆”,是指反过来,成天自己瞎琢磨,不去读书、拜师、学习,则往往陷入思想空转,找不到出路。如此来说,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两者是一样重要吗?孔子又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可见,学习是基础、是前提。所以没事多看看书、多听听课,就算没什么特别具体要学的,也接收一下“知识刺激”,思考也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形成学习的闭环。
三是博精结合,以精为要。书中,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是指君子如果能广博地学习,又能用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畔,就是叛)。学习要宽广,要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才能在比较借鉴中知所长短得失。比如学习法律,对各大家观点都要有所了解,而不能仅仅满足所谓主流观点,否则,容易一根筋,自以为是。这么来说,学习知识是不是越广博越好呢?恰恰相反。子夏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位列“孔门十杰”,魏文侯、吴起、李悝三个历史名人都是子夏的弟子。书中,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而笃志”,关键在笃志,要广泛地学习,但是要笃实于自己的志向。学习第一是立志,有志向,才有学习的目标方向和范围边界。没有志向,还到处学习,“贪多嚼不烂”,容易追新逐异、道听途说,学一些口耳之学,不是真学习。对此,孔子也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读书不能付诸实践、知行合一,“虽多,亦奚以为?”,没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