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之五【555】2023-12-2(2)
曾国荃立下打下太平天国的首功,领赏一等伯,但是朝野猜忌、暗藏杀机。曾老九心情压抑,闷闷不乐,旧疾复发,整个人处于灰色阴暗境界,满腹牢骚,脾气暴躁。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有人借幼天王洪天富贵出逃一事,指责他捷报中所说的“举火自焚”一事不准,有欺君之罪。再一个是朝廷以严厉的语气指责吉字营打劫南京城内的金银珠宝,则令曾国荃收回这批财富上缴国库,并警戒他:倘若“骤胜而骄”,将不可能“长承恩眷”。这是明摆着的两点,还有一点是实实在在而老九又不好挑明的是,朝廷封赏不公。东南战场上,加上后来的左宗棠,一共封了四个一等伯。李鸿章的主要功劳是拿下江苏省垣苏州,左宗棠的主要功劳是拿下浙江省垣杭州,老九不但拿下安徽省垣安庆,更重要的是他拿下太平天国的都城南京,明显老九的功劳大于李、左;至于官文,则完全是仗着胡林翼德功劳,但本人并无特别的功绩。这样看起来,朝廷的确是有意在矮化老九。公平的封赏,应该是老九封二等候,低于乃兄而高于李、左、官。
朝廷收缴金银财宝一事,激起吉字营从上到下的一片公愤,一股对朝廷强烈不满的怨气,充塞南京城内。据多种野史记载,吉字营的高级将领曾联合一道劝曾国藩效法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旧事,起兵反清,自立新朝。曾国藩特地吩咐他们请九帅,并当着老九的面书写“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我自知”的联语。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造成吉字营这股怨恨情绪的总后台是曾国荃。
种种迹象表明,大胜利之后的南京城形势异常,唯有曾国荃解甲归田离开军营,曾国藩的裁撤湘军的战略部署才能顺利进行。于是,大哥代九弟上开缺回籍的奏折。朝廷顺水推舟,开缺曾国荃的浙江巡抚之职,回家养伤养病。
同治三年十月初一日,在打下南京城仅仅过去三个半月,曾老九百年黯然离开南京。大哥曾国藩亲自送到安徽当涂采石矶,然后令儿子曾纪泽代他护送叔父回家乡荷叶塘。
同治五年(1866)二月,曾国荃接到朝廷命他做湖北巡抚的上谕。朝廷的意思,是要曾国荃再赴前线,既与捻军打仗,也借此帮助剿捻统帅的曾国藩。曾国荃召集旧日部属,在长沙招募六千人,号称新湘军,浩浩荡荡开赴武昌。曾国荃一到武昌,立即大刀阔斧地裁汰湖北军营,又撤销鄂省总粮台,成立军营总局。这些,都直接伤及在湖北经营十一年之久的湖广总督满人官文的权限和利益。真正做地方长官不及半年的曾国荃,居然与官文大干起来,闹得水火不容。终于,曾国荃一纸参折直达朝廷。曾国荃以极为尖利的文字列举官文滥支军饷、冒保私人、公行贿赂、添受陋规、弥缝要路、习尚骄矜、嫉忌谠言等情事,句句强硬,条条见血。尤其厉害的是,还将官文列入慈禧最恨的肃党之内,直欲把官文置于死地。曾老九在这里,完全将铁通围安庆、江宁的一贯作风用于官场上,把官文视为洪秀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