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5单元的第1篇课文—寓言二则中的第一篇寓言,寓言故事短小精悍但是内涵丰富,重点是要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目标
1.认识9个2类字,6个一类字。理解亡羊补牢的意思。
2.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赶紧”这个用词的准确性及其表达效果。体会人物心理的及行为的变化。
3.明白道理: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二、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 孩子们,我们在二年级上册学了许多的寓言故事,谁还能说出来你学过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2.复习寓言故事的特点
那谁能来总结一下,什么叫做寓言故事?它的特点是什么呢?(指名回答)
小结: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简单来说,就是:小故事,大道理。
(二)初读课文,理解题目含义。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寓言故事,它的名字叫做亡羊补牢。(师生齐板书)
2猜一猜,这里的“亡”和“牢”分别是什么意思?(指名学生回答)
预设:亡:死亡。 牢:牢房。
3.验证答案:请同学们自由读亡羊补牢的课文,借助课文及插图,来判断一下“亡”和“牢”到底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明确:亡是丢失的意思,牢是羊圈的意思。出示汉字:牢。
4.从字源角度解释“牢”的最初意思,即为家畜的圈。指导书写:上下结构,上收下放,牛字两横要紧凑,竖要中正。
5.刚刚大家在读课文的时候有没有不认识的词语或者读音和平时不同的字?
学生发言,师补充。强调易错字词。
羊圈 窟窿 街坊fāng 钻进去 后悔 赶紧
6.熟读达意
(1)同桌互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相机正音。
(2)指名读课文,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三)再读课文,理解寓意
1.全班齐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找一找:他丢了几次羊?(两次)
2.齐读第1至3自然段。
(1)边读边思考:第一次为什么丢羊?他是怎么做怎么想的?(指名回答,师板书:羊圈破了,不听劝不修补)
(2)师生合作,分角色读文。师读旁白,女生读街坊的话,男生读丢羊人的话。
(3)判断:到底是街坊说得对还是丢羊人说得对?说说理由。
【设计意图】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3.齐读4至5两自然段。
(1)思考:第二次丢羊的原因是什么?他是怎么做怎么想的?(师板书:没有补羊圈,后悔、赶紧修补)
(2)你从哪个词语感受到他的后悔、和知错就改?(赶紧)
出示两句:他堵上那个窟窿…
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
小结:有了“赶紧”更能体会出丢羊人的后悔和知错就改。
4.第三天晚上,狼又来了…会发生什么呢?谁来说一说。
5.我们说寓言故事往往包含着深刻的道理。通过丢羊人的故事,你明白了什么呢?
生发言,师小结: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及时改正,就不算晚。
(四)思维拓展
1.老师想起了我们学过的一个知错不改的寓言故事。你们知道是谁吗?
对比《寒号鸟》和《亡羊补牢》故事的结局。强化“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的道理。
2.生活中,你有没有过“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的经历,分享给大家。
三、课堂小结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犯错,但是我们要记得“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及时改错才是最重要的。
四、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时间 丢羊原因 做法、想法
第一次: 羊圈破了 不在意,不修补
第二次:不修补羊圈 后悔、赶紧修补
为时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