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期的一线带营工作以及与家长的沟通中,我发现作为家长总是特别积极地去教、提醒、纠正孩子,但是往往效果却适得其反。
这样的方式下,孩子并没有从内到外变得更好,变得更符合我们的要求。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越来越难处理的问题。尤其是到了青春期,麻烦和挑战更大。
我们不遗余力地在教,但效果总是不好。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里有一个误区,包括我自己在最初做妈妈的时候,都会认为家长的天职就是要不断地去纠正孩子,不断地让孩子变得更好。
但是突然有一天我发现在自己的这个方法之下,孩子好像变得越来越掩饰自己,越来越对自己不是很自信。
这让我开始警醒自己的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心理学揭示的真相是:
"一个人的身份认同,决定了他的行为。人并不可能从外在的行为上去塑造、去决定他是怎样的一个人,而是他有怎样的身份认同,决定了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决定了他有怎样的行为。"
实际上从出生到青春期,一个人的主要工作就是在不断地进行身份同一性的建构,也就是建构“我是谁”。
如果一开始我们不断地去纠正、去提醒,甚至在纠正、提醒、教授的过程中无意识地带出比如:“你很笨”“你很慢”“你很调皮、捣蛋”“你很……”“你是一个……的人”这样的信息。
如此我们在孩子生命最早进行身份认同、建构的时候,就去帮他定义或者是贴标签,这些负面消极的信息就将成为他身份认同的重要部分。
那么我们该如何打破这种惯性的模式,
为孩子的身份认同植入正面积极的信息呢?
一位妈妈和她5的孩子的故事是一个十分清晰的案例。
有一天早上,她被孩子摇醒,孩子兴奋地对妈妈说:“妈妈,妈妈快醒醒,仙女送给你的一个礼物就在你的枕头底下”妈妈还没有睡醒,她顺着孩子说的方向伸手去摸,从枕头底下摸出了半张一块钱。
一元钱被撕成了两半,妈妈涌现出很多的念头:我是不是该抓住这个机会教会孩子金钱观?……
但是这位妈妈是一位非常有觉知、有意识的妈妈,她看到了自己头脑中的这些念头,看到了自己想要去解决这些所谓的问题的念头。
但她把它们暂时放到了一边,选择基于当下对孩子表达。
她对孩子说:“妈妈特别感谢你的慷慨。你只有一块钱,但是你把它贡献了出来。”“同时我还要感谢仙女的高尚和公正,你做到了明察秋毫,把一块钱分享给了爸爸妈妈一人一半儿。”
当妈妈如此表达,孩子眼睛越来越发光,闪烁着光亮。
我们能够想象孩子在那一刻,她听到妈妈这样一个反馈,感受到的肯定是兴奋和幸福。
这位妈妈的工作,在我看来不仅是对自己内在的发生非常有意识、有觉知。同时她还很有意识地给孩子非常正向的身份的认知。
我们去看她用到的词。“首先,我要感谢你的慷慨”,她定义孩子是一个慷慨的人。同时,她还用高尚和公正的品质去定义这个仙女,也就是定义这个孩子。
如果一个人从小被这样正向地去看见,去定义。那么他就会形成一种特别正向的身份认同,那当他有了这样的身份认同之后,紧接着他就会出现这个身份之下的相应行为。
如果你定义孩子是一个调皮的孩子、你怎么这么烦人呀、你真的是好调皮呀、你真的是好麻烦呀……那你就会发现,接下来孩子就会不断地就会出现这样的行为。
你的这个定义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这样的行为,但是相反,如果你能够看见孩子的特别闪光的特质,并且以一种优秀的品质、方式去定义它的话,他也会成为这样的人。
关于对孩子的看见,我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提醒,就是我们千万不要认为我们不断地纠正孩子,提醒孩子就是父母的天职和责任。这样的方式实际上是对孩子的成长有损害的。
不用贬损的看法看待孩子,要积极地去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秀品质,并坚持用言语表达出来。
我们在营期中也始终践行着这样的方式。7、8天的营期并不长,但是我们想要做的是借助每一次和孩子接触的机会去表达对孩子的看见,让他开始发现自己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人。
每一期营期结束老师都会给每一个孩子写下在这个营地对他的看见和欣赏。
比如一次营期里和两个小女孩儿一起住,老师在去其他的寝室去巡查完回到房间,发现昨天洗的衣服已经放在了床上。
其中的一个小女孩儿就对老师说:“老师是我收下来的,我们洗澡的时候怕水淋湿,所以我们收下来放到了床上”。
老师觉得心里特别温暖,并且去表达:“你真的特别善于去照顾你自己,还善于照顾别人,你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对自己的生活的照顾管理者。”
“老师特别感谢你对老师这么贴心的照顾,和你们住在一起真好呀,原本以为老师会更多的照顾你们,原来老师更多的享受了你们的照顾,你们真是老师贴心的帮手。”
这样的表达的方式是营地老师每时每刻都要学习和行动的。一个营期孩子来自于四面八方,有各种各样的教育背景,家庭的背景,孩子的行为方式也非常多样。
老师是不可能通过去说“不可以这样……”“不能这么做……”的方式去促使孩子的转变,而是更多地通过对孩子的看见、肯定让孩子激发出更多更美好、更友善的、更向着生命本质的真善美品质的行为。
也许这种方式看起来会比较的慢,起作用会需要我们有点儿耐心,但是我相信这才是最根本的让一个人行为发生改变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