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在西安上学,传媒专业,毕业前去了上海实习。之后,她也在西安接触过一些单位。然后,西安还是上海,我们讨论了很长时间。
女儿喜欢上海,我一点也不意外。魔性,时尚,前沿,国际,视野,驱动力,所有这些词形容它,都受之无愧。
女儿说,上海的公共交通又方便又发达。
女儿说,上海的购物很有体验感和个性。
女儿说,上海的大众文化氛围很浓厚,各种展览和演出丰富的难以想象。
女儿说,在上海能找到有关于文化传媒网络领域的所有业态,而且都是引领的姿态。
女儿说,她感受的上海公司,活跃、舒适感以及开放程度颠覆了她的思想。
女儿说,上海很年轻很潮流。
我都相信。这一定是她拿西安和上海比较过的结果。
当一个城市成为宏观改革和微观生活的双标尺时,那里的一切,一定对它之外的人群产生致命的吸引力。甚至专家,也屡屡从各个方面证明过,一个孩子的起步如果是上海,那他(她)就一定会在很多方面领先于其他的孩子,成功的概率也会大很多。
我从不否认这一点,但我始终觉得这种论调里,有一种难以隐藏的高高在上和歧视。所以,我从骨子里不喜欢。
我和女儿,就像两个对立组织的谈判官,一次次磋商,都想努力说服对方。
我问女儿,有多少像你一样的孩子会渴望上海,但最终在别处生活。那些没有体验过上海的孩子,就注定会有遗憾吗?
女儿说,不会啊。
我问女儿,你觉得在你以后的人生中,还会不会出现新的上海?上海是不是中国的唯一?
女儿说,这个确实不好说。但是,爸啊,能不能说说实际的?那个不是我现在能想的。
好吧,确实这是我的思想,不应该是她的。
给我三个不喜欢上海的理由,再给我三个喜欢西安的理由。我对女儿说。
不喜欢上海的天气,不喜欢上海的饮食,不喜欢上海人骨子里的高冷。
喜欢西安的饭食,喜欢西安的烟火气,喜欢西安的熟悉。
女儿的回答不假思索。
那是不是意味着如果去上海,你要放弃掉很多你生活中感觉舒服的地方?我问她。
西安正在起步,而上海已经成熟。你觉得哪里机会更多?更容易脱颖而出?我问她。
你觉得在哪里,能更有可能更快实现可控的生活?我问她。
她不说话。
其实在我心里,在哪里都无所谓。我已经过了对大城市感兴趣的年纪。所谓一个父亲的自私,只在于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在我们力所能及的地方之外,用所有的青春,在极大的概率下,拼得破碎不堪,而我们无能为力。而西安,总感觉还没有那么精致和理性,没有那么残酷,没有那么陌生,我们还有给她铺一点路的能力。
所以,我和女儿最终达成协议,用在上海买一个卫生间都买不起的钱,为她在西安落定了一套精致的小公寓。
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她一丝一毫的装修操心,最终超级满意。她说,我提前拿到了成功的红利。
我说,有了家的时候,你什么也不用怕了。一个人回家不怕,坚持做自己也不怕,因为你有了依靠。
我说,当你三五年后,觉得积累足够的时候,我不会反对你做重新开始的决定。
一定有人会说是不是耽误了孩子的问题,其实,任何一个父母,最大的期望,并不会是孩子的成功,而是孩子的健康无恙。
对错又怎样呢?左右我都是一个父亲。
起码,女儿现在很阳光,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