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汕地区,对先祖很是敬重的,除了除夕春节,元宵,春分,清明,端午,中元,秋分,中秋,冬至,要拜先祖,其他时候有哪位先祖忌日,也是要祭拜一下。
我生长在农村,在8、90年代,我还是小屁孩的时候,还是物质比较匮乏的时段,每次都特别期待拜先祖的那几天,因为那意味着有好多东西可以满足口福,平时有时要拜神明,也是如此,我都会乐呵乐呵地帮忙提着祭品去拜,回来就有零食之类的可以大快朵颐了。
拜先祖,一般会有鸡鸭鹅鱼肉这些平时不怎么有机会吃到的,尤其是过年的时候更加丰盛!那时,祖父还会很爽快地给钱我:去买两瓶大的健力宝回来!
平时难得有饮料喝的我,半碗健力宝也能喝上半天,这支外包装有一个打保龄球的人、绿色瓶的健力宝,几乎陪伴了我整个童年,直至后面,才被雪碧所取代。
过年的时候,丰盛程度远胜平时,因为一连要拜三天,所以要备三次的祭品,上面提过的鸡鸭,有时是鹅,还有鱼,猪肉,我特别喜欢香菇猪蹄,天气冷做成了果冻的样子,吃起来非常特别。
除夕晚上要打火锅,各式肉类、丸子,鱼皮卷……吃到不知吃哪种好,搭着饮料,吃到停不下来——下午吃一顿,临睡前还要加多一顿。
至于正月初一早上,那是要吃斋的,桌子上的祭品有油炸的紫菜、粉丝、年前做好的酥饺、刚煎好的卷煎——类似广州的萝卜糕但更美味,还会有大大块的甜粿,红糖色的,透着香甜。拜好先祖,喝着淮山薯丸仔,吃着各种小吃,既简单而又正式。
就这样的大鱼大肉能连着吃两三天,十分满足!过完春节不久,元宵到来,又是一顿好吃好喝。
对于出身农村的我们,这些个节日,对我的主要意义就是改善伙食,当然,祖母和母亲们会给我讲一些先祖的事情,让我记住,这些节日除了吃,还有感恩怀念的意义。
比如在祭拜的时候,还要提到高祖辈的叔公婶婆,久远年代如若不是当时有他们给的一间屋子,祖父带着一家人就没地方住。再比如祖父的两个弟弟,由于家境原因,一个决定远走韶关打拼,一个给送了别人,最终却都早早不在人世……
我们虽与先祖不认识,先祖也不会知道我们的存在,但没有祖辈就没有我们,我们的物质条件,多是祖辈打拼下来的,一代一代的传承,先人们在我们脑里的印象,只能从祖父祖母以前的口述里去想象。
以前有一些老人家来家里找祖父唠嗑,我喜欢坐在旁边,听他们叙旧,每次都是听故事一样,跌宕起伏,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一幕幕过往,一个个场景,我便在一旁慢慢设想、重现。
很多人不明白潮汕人为何对于这些节日那么注重,每逢佳节,他们都要不远千里,冒着堵在高速公路上的风险,匆匆赶回来过节。除此,还要把每个节日都过得这么有仪式感,每次的祭拜都要那么虔诚,那么若有其事的样子。
这个想法,不止外地人,相信后辈的年轻人也都有,即使是潮汕人。
一方面,今时不同往日,以前那些需要在节日祭拜的时候才能吃上的物品,如今不再那么稀缺,随时想吃都能买到,于是,现在的小孩子对节日的期待,已经不同于我的那个时代了,所以他们对过节拜祖先的意义,了解程度也没有那么深了。
另一方面,一些后辈对祖先的概念,也没那么深刻了。在各式电子产品和游戏横行的时代,他们不会坐下来静静听你讲祖辈的过往,感恩之心或许也不那么强了。
以前,有一些节日,拜祭完之后,还会把祭品分成几份,串串门,送到那些没有年节的姑姨舅妗那里,反过来,各路亲戚也是如此。不要小看了这种分享,既分享了食物,分享了喜悦,更重要的,是联络了亲情。
而现在,这些传统在慢慢地淡化,或者消失。冷清的农村里,即使有节日,也难现当日繁华的过节文化。一座座楼房的拔地而起,取代了一座座下山虎的温馨,以往那种打开门就能和左邻右舍打招呼问好的情景,越来越少;那个一到中秋就每家每户在家门口拜月娘的盛景,也难再出现。
轻烟缕缕,寄托念想,祭品几多,最终还是落入我们这些凡人的肚子。有时想想,这些看似迷信的传统,到了我们这一代人之后,还会有多少人会记得?有多少人会去坚持并继续传承下去?社会和时代要前进,是否就一定要抛弃这些习俗?300多天的一年里,如果没有了这些年节的点缀,生活是不是少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