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卷中)
答欧阳崇一
【一六八】德性上的良知
崇一来书云:师云:「德性之良知,非由于闻见,若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则是专求之见闻之末,而已落在第二义。」窃意良知虽不由见闻而有,然学者之知,未尝不由见闻而发;滞于见闻固非,而见闻亦良知之用也;今曰「落在第二义」,恐为专以见闻为学者而言,若致其良知而求之见闻,似亦知、行合一之功矣。如何?
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孔子云:「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今云专求之见闻之末,则是失却头脑,而已落在第二义矣。近时同志中,盖已莫不知有「致良知」之说,然其功夫尚多鹘突者,正是欠此一问。大抵学问功夫只要主意头脑是当,若主意头脑专以「致良知」为事,则凡多闻、多见,莫非「致良知」之功。盖日用之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除却见闻酬酢,亦无良知可致矣,故只是一事。若曰致其良知而求之见闻,则语意之间未免为二。此与专求之见闻之末者虽稍不同,其为未得精一之旨,则一而已。「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既云择,又云识,其良知亦未尝不行于其间;但其用意乃专在多闻多见上去择、识,则已失却头脑矣。崇一于此等处见得当已分晓,今日之问,正为发明此学,于同志中极有益;但语意未莹,则毫厘千里,亦不容不精察之也。
[译文]
欧阳崇一来信说:”先生曾说,德性之良知,非由于闻见,若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则是专求之见闻之术,而已落在第二义。’我自己私下认为良知虽然不是因为见闻才具备的,然而学者的知识,未尝不是从见闻中产生的。踌躇于见闻当然不对,但是见闻也是良知的具体实践。现在先生说‘落在第二义’,恐怕是对那些专门把见闻当作学问的学者说的,如果是为了致良知而在见闻上探求,似乎也是知行合一的功夫。这样理解怎么样?”
良知不从见闻来,而见闻却是良知的运用,所以,良知不能由踌躇于见闻而来,但又离不开见闻。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良知之外,没有别的知了。因此,致良知是学问的关键,是圣人教人的第一教义。现在说专门探求见闻的细枝末节,那就失去了主宰,把良知落到了次要位置上。近来,大家都已经知道了致良知的学说,可是大家下工夫还是有许多模糊之处,正是欠缺你这一问。一般说来,学问功夫关键是要抓住主宰。如果明确了“致良知”就是主宰,那么多见多闻也都是“致良知”的功夫。所有日常琐事,见闻酬酢,虽然头绪繁多,但都是良知的发挥运用流传。没有了见闻酬酢,也就没有什么良知可致了,因此,见闻与致良知都是一件事。如果说致良知要从见闻中求,则话语之间难免会把良知见闻看成两件事。这虽然与只在见闻的细枝末节上寻求良知的人稍有不同,但也同样没有领会精一的宗旨。至于“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既然说到“择”,又说到“识”,可见良知已经在中间发挥作用了,但它的用意乃专在多闻多见上去选择认识,将主宰给失去了。崇一你对这些问题认识得已经十分清楚,今天这一问,正是为了阐明致良知的学说,这对于同学们都有很大益处,只是语意表达还不太透彻,会产生“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情况,不能不精心体察。
释疑:
良知不是见闻产生的,但是见闻无一不是良知的运用:所以良知不会停滞在见闻上,也不会与见闻分离开来。
知是德性之知,不是知识,所以,为学的宗旨在致良知上,见闻酬酢是良知发用处。择善而从是良知发用的自然体现,而择善而从也是致良知的具体功夫。 致良知为的是光明良知,如果有其他追求,致良知就成了功利之学。但是良知之学又不脱离实际,见闻事功都是致良知的用功之处,在每一件事上格正自己的心,是具体的用功方法之一。良知光明,其效用也自然体现在见闻事功上。
传习录逐条精讲摘要:
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功夫,德性之知不是从见闻之知来的,但闻见之知可以辅助德性之知。德性之知的根在你的良能上,在你的心体上,不在于你了解多少世界各国的知识,有些人走遍四大洋也走不出自身的单调,你若自身没打开德性之知这个开关,闻见之知再多也帮不上你,但是你有了直觉能用你的闻见之知营养你的德性之知,那才是上道了,会修,会存养了,那你就可以自个儿成全自个儿了。
在嘴上知道以致良知为大头脑,但是你们的功夫还不稳定、不匀称,正因为欠此一问。大抵学问功夫,只要主意头脑是当。若主意头脑专以“致良知”为事,如果你的纲举了那你的各目都来给你吸纳营养,你以致良知为宗旨、为纲,那多闻、多见,都是“致良知”之功,就好像阳明先生以致良知为纲,而他知道了不会的知识,这便会辅助他,所以多闻、多见,都是“致良知”之功。
百姓日用即道,就是说百姓日用含着道。除了这些东西,你也没有良知可致。你要选择那就会有判断,而判断的依据就是真知和良知、你要记住它、认识它、判断它和标识它,但良知已经贯穿于这些过程中,在这些过程中已经贯彻和应用了良知。这良知就是理性,良知是直觉理性,良心是共情人性。用意专在多闻多见上去选择、去标识,那你已失去头脑、失去宗旨,你已经逐物了,就失去头脑了。
批注:
①《答欧阳崇一》《年谱》系此书于嘉靖五年(一五.一六)。是年阳明五十五岁,在越。然南元善刻《传习录》先此一年,为嘉靖四年。二者必有一误。
②崇一。欧阳南野,参看第一〇四条,注一。
③多见而识。《论语,述而篇》第七,第二十七章,孔子之语。
④师云……第二义。阳明之语,见第一四〇条。
⑤参见黄檗禅师《传心法要》:“然本心不属见闻觉知,亦不离见闻觉知,但莫于见闻觉知上起见解,亦莫于见闻觉知上动念,亦莫离见闻觉知觅心,亦莫舍见闻觉知取法。不即不离,不住不著,纵横自在,无非道场。”
⑥无知也。《论语·子罕篇》第九,第七章:“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⑦人。施本、俞本作“门”。
⑧工夫。南本、施本、俞本下均有“间”字。
⑨精一。参看第二条,注四。
⑩其。南本作“则”。
⑪用。南本、施本、俞本作“立”。
⑫参见王畿《钱绪山行状》:“辟龙泉中天阁,请夫子(守仁)升座开讲,君首以所学请正。夫子曰:‘知乃德性之知,是为良知,而非知识也。良知至微而显,故知微可与入德。唐、虞授受,只是指点得一微字。《中庸》不睹不闻,以至无声无臭,中间只是发明得一微字。’众闻之,跃然有悟如大梦之得醒。”(《龙溪先生全集》卷二十)
⑬千里。参看第四条,注六。
净心斋笔录
2023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