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识《非暴力沟通》源于亲爱的生活公众号的推荐。之前在学心理学期间,也有学友向我推荐了此书。过年期间,自我感觉良好的我在亲密关系中有挫败感,我开始怀疑自己,是我做得不对吗?还是亲密关系中,正因为是亲近的人,所以行为和语言可以无所顾忌?
过年期间回家看父亲,我是受着伤回来的,我心目中慈爱的父亲对我大吼着,要我滚回长沙,原因就是回家没带礼物,我认为给父亲红包,他就可以用红包买自己想买的东西,而父亲认为过年看老人要注重礼性,礼轻情意重,各自想法的不同产生了冲忽,要我滚回去也是父亲气急之下说的气话。我眼中慈爱的父亲变得让我不认识了,这还是我的亲生父亲吗?我疏忽到他也有自己的情绪,有自己的负面能量的爆发,而且爆发起来的威力不比任何人低,一辈子老实巴交的父亲,把希望寄托到儿女身上,希望儿女能实现他所未实现的理想和抱负。
事隔这么久,我问自己,是我和父亲的沟通出现问题了吗?我觉得父亲应该包容我,我想重温以前和父亲在一起的放松时光,而忘了父亲也有情感的倾诉和需求的满足。带着自己的疑感,我在喜马拉雅FM找到了非暴力沟通一书,开始认真倾听,在倾听了一些篇节后,感觉很入心,能让自己的慢慢静下来。
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这样在每次互动中,我们都能聆听到自己和他人心灵深处的呼声。读到这里,我开始觉察自己,自己缺乏对别人同理心关注,缺少对他人需要的觉察和观注。比如在听到批评时,习惯反击和申辩,如果此时,我们去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和需要,不去反驳他人,这样对于自己和他人会产生全新的体会,也能最大限度避免暴力。
在亲密关系的相处中,我意识到了非暴力沟通的重要性,在与老公孩子相处中,我们彼此之间会因为观念、想法不同产生磨擦和冲忽,有一次,我去超市购物,回来晚了,我心里是这样想的,把东西购置齐全,家里冰箱塞满,难得去一次,就得满载而归,所以晚上快八点才归家。没想到自己辛苦满载而归,就受到了老公和孩子的指责,说我没有时间观念,家里晚上都没菜了,等我去买菜家里都没菜吃了等等。就在双方需求没有得到相互满足的基础上,双方的情绪都来了个大爆发。如果我们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也许就能避免相互的碰撞和伤害。
非暴力沟通提倡的是去觉察而不是评判,我们有四种选择,责备自己,指责他人,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对于他人的指责、批评,人们的反应通常是申辩或反击。如果直接说出自己的需要,其他人就较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回想自己亲密关系相处中,如果能关注到他人的需求,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多用请,多注意说话的语气和态度,这样沟通起来也能平和愉快得多。
交流和沟通都是双向的,人有情绪时要抒解,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习倾听,越是能够倾听他人,也越有机会被倾听。生活中,我们有很有惯性使然,在与人交往时,在受到指责,不被理解时,我们会向外攻击,也会向内攻击,但是批评与指责他人都无法真正传递我们的心声。这时候如果把注意力放到自己感受和需要上,就能少一些语言和情感上的伤害。有时处理情绪冲忽时让头脑冷下来,休息下,能避免肢体的冲撞。
武汉火车站的杀人事件,情节发指,事件的原由是车站饭店的一家老板标价4元一碗的面卖了5元钱,占着自己是武汉人欺生外地打工者,最后结局是四名打工者中的一位在与饭店老板撕打后抑制不住愤怒,从厨房拿起把菜刀把老板给肢解了,这位杀人者据说是二级精神疾病患者。话又说回来,如果这起事件的开头饭店老板能避免情绪上的碰撞,温和解决纠纷,或许不会酿成这起惨案。
《非暴力沟通》我只是浅读,了解得不深。过年期间与家人的冲忽,让我深刻感受到日常生活中沟通的重要性。我们要培养自己的觉察力,在了解他人的需求的同时觉察自己的需求,才能更容易达成共识。另外,在与相处时,特别是亲密相系相处中,少些评判和指责,这样或许能够让自己能提升些沟通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