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开车听了《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一书的部分章节,这是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日本作家古贺史健编著的哲学著作。该书采取了希腊哲学的古典手法“对话篇”,围绕“人是如何能够获得幸福”这一问题展开了简单却深刻的讨论。
我个人对心理学和哲学是按需学习,觉得心理不舒服了才会去看相关材料。这次听这本书纯属好奇身边一个乐观开朗、人见人爱的朋友为啥对一本哲学书感兴趣。
书中没有晦涩难懂的哲学词汇和大道理,而是描写了一名被诸多烦恼缠绕、眼里矛盾与混沌、根本无幸福而言的青年,在听到了一名”哲人“主张”世界无比单纯,人人都能幸福“的理论后前来争论的故事。阿德勒的哲学理念在两人对身边鲜活案例的讨论和辩论中逐渐展开深入,让读者从大感荒谬到恍然大悟,并对后面的故事充满好奇。
以刚听到的书中案例为例,趁热打铁分享我的学习感悟。
长年闭门不出,不是受创伤,而是基于个人目标选择如此
青年举例他的一个朋友因年少时受到创伤,在成年后虽然想像其他人一样工作社交,但每次一出房门就全身颤抖脸色发白无法适应,导致长期宅家闭门不出。
哲人称,这是青年因特定的目标选择了闭门不出,而不是因为儿时受到创伤。他表示,如果按照因果导向的原则,那病人去医院看病,医生只需要告诉他现在感冒是因为早上出门穿得太少;而按照目标导向的原则,医生会开药治病,缓解病人症状。
同理,那位朋友不出门,可能是出于获得父母足够的关注和小心翼翼的呵护的目标而不出门,从而弥补年少时缺失的爱。因为一旦跨出门去找工作,就可能成为一个平庸的、像大多数一样不被人关注的人。
在文中,青年的言论和我的思维不谋而合,从刚开始的大惊失色,直呼“荒谬无比”,到后面逐渐理解并认同哲人的观点。个人阅读体验很好,对哲理的接受度也高。
其实,从心理学角度讲,一件事的发生,客观上并没有好坏之分。即使是杀人放火等十恶不赦的罪行在当事人心里,其实也有他认为“善”的动机。人们是否会“受创伤”,完全取决于人们看待事情的角度,而不是客观事情的本身。
因此,在遇事有不舒服的情绪和消极的反应时,人们应多觉察自己的思维过程,了解自己的价值观,思考自己潜意识希望达成什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