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有幸自己参与了一场习课堂第一课时,体验了做一回学生。看着自己的书上和导学单上盖了4个印章,体会到了学生被激励后的甜滋滋的味道。
习课堂的教学模式是“读+习+读+习”,把课上70%的时间都还给学生读、背、写,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有超过二十分钟的读书时间。在我们的日常课堂上,如何帮助每一个学生夯实基础,听到每一个学生的声音,让课堂上书声琅琅?
一、给出明确的读书内容
第一课时读课文,既要读句子,又读词语。不论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的孩子,词语有一类字、二类字、多音字、易读错写错的字。第二课时读课文,读关键段,读关键句,读关键词。对于长课文,第一课时的读侧重识字认词,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第二课时的读侧重把课文读流利,理解课文内容。
令人眼前一亮的是读讲义读板书和读奖励题。读讲义和读板书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理顺课文的脉络和老师讲课的思路,读奖励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事可做,教会学生利用零碎时间提升自己。
二、给予每一个学生读书动力
习课堂上有一个必备工具,闹钟,这个我们平时也有在使用。每次自由读都用闹钟设定时间,但是唯一不同的是:单位时间内比谁读得遍数多。读完一遍举一根手指,读完两遍举两根手指,老师随时激励。一遍内容清晰,二遍读出不同。
教师的激励是引发学生读书动力的重要一项。在学生自由读或齐读时,老师的脚走起来,耳朵竖起来,眼睛看起来,强调“眼睛就是管理”“耳朵就是教学”。
教师在巡视时就要会看、会听,关注到朗读能力薄弱的学生。含生字新词的句段,俯身下来仔细倾听,作相应的指导和鼓励,及时明确指出学生朗读的好坏,读好的地方强化,不好的地方再读纠正。
教师的评价要清晰,有具体的“人”的具体的“行为”,例“小明的眼睛从来没有离开过书本”,“小红的读书声清楚、清脆”。
《家常课十讲》越读越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