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六点三分,夜班护士杨婷突然接到一起求助电话。
电话是养老院打来的,一老人倒在卫生间里,人叫不醒了。
杨婷和黄医生到现场一看,老人的确倒在卫生间地上,但是人已经醒过来,嘴巴歪了,右手抬不起来了,话也说不利索了。典型的脑卒中发作的FAS症状。
脑卒中的典型症状仅为头痛、呕吐,很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可以通过“FAST”判断法:
F即face(脸),要求患者笑一下,看看患者嘴歪不歪,脑卒中患者的脸部会出现不对称,患者也无法正常露出微笑;
A即arm(胳膊),要求患者举起双手,看患者是否有肢体麻木无力现象;
S即speech(言语),请患者重复说一句话,看是否言语表达困难或者口齿不清;
T即Time(时间),明确记下发病时间,立即送医。
事情发生在15分钟前,这位姓郭的老人夜里起来上厕所,同屋的另外一位刘姓老人也着急上厕所,就站在卫生间门外等,不到2分钟,他忽然听见卫生间里面一声大响,破门而入发现老人倒在地上,人也叫不醒,刘老吓坏了,赶紧拨打了120电话。
郭老完全符合FAS,杨婷对刘老竖起了大拇指!这个报警真够及时!
“脑卒中”(cerebral stroke)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cerebralvascular accident,CVA)。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
杨婷一测量血压,高的吓人,210~133mmHg,很可能是出血性脑卒中。
正在杨婷和黄医生忙着抢救时,一位中年男边打电话边走进来,听语气是在通知老人的家人,刘老指给黄医生,打电话的男子就是这家养老院的负责人。黄医生立即叫过男子,几个人一起把郭老抬上上救护车,杨婷给老人给上氧,上好心电监护,打上留置针,救护车便一路警报,风驰电掣奔向医院。
临走前,杨婷从救护车的打开的车窗望出去,刘老还站在养老院门口,跟她们挥手告别,衰老的身影看上去让人心生怜悯,老人们,都不容易,杨婷在心里叹息。
救护车上,黄医生电话联系内三(神经内科),值班的护士一听120要送个病人来:“我们没床了,你送别的科室吧!”说罢便挂了电话,留下焦急的黄医生自个想办法。
于是,联系老年科、重症医学科......无床,无奈之下,黄医生只好打通了院总值班电话,要求协调床位。
救护车到达住院大厅,黄医生和杨婷、推车师傅、中年男子一起把老人推进急诊电梯,总值班的电话指示来了,让黄医生把病人送到内五。
平车‘一退出电梯,黄医生便看见了内五的李医生,两位医生简单寒暄了两句,李医生一看病人:“这位病人我们科收有麻烦,我来跟神经内科马医生联系。”
结果,这天黄医生和杨婷共同见识了原来"无床”是可以挤出床位来的。放下电话,李医生歉意地对黄医生说:“黄医生,我联系好了,有床,这下又要麻烦你们送到内三去了。”
终于送进内三,这次值班的马医生二话没说,直接领着黄医生和杨婷一行人将病人收进了抢救室。
杨婷和值班的护士交完病情,出来准备在《转运交接本》上签字交接,却看见另一位值班护士将手上病历一摔,连声抱怨:“这都忙了一夜,刚抢救了一位误吸的病人,你们120又送病人来,这还让不让人活啊!”刚刚出抢救室的黄医生听到这熟悉的口音,分明是拒绝收病人的那位护士:“你上班难道不是做事吗?”黄医生反唇相讥。
出的住院部,杨婷一看胸前挂表,距离救护车到达住院部门口时间,已经整整过去30分钟。
早上交班时,杨婷特地在晨会上向林洋汇报了此事。
林洋借此机会,将在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关于脑卒中的知识在晨会上进行了提问复习了,尤其是脑卒中的FAST。
借着杨婷这个案例,林洋给大家讲述了脑卒中的案例处置。
以郭老为例,首先是根据有无FAS即偏瘫、偏盲、失语等鉴别是否脑卒中,判定准确后,检查血糖、心电图、血常规、急诊生化和凝血功能、进行GLASGOW(格拉斯)评分,行急诊头颅CT。以上要求在10分钟内完成。然后由主管医生决定必要时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医师会诊,这个15分钟内完成。最后收住院或急诊手术整个时间共计60分钟。
而急诊溶栓,最佳时间是从发病到溶栓,整个时间不超过4.5h。60分钟足够了,以院前急救为例,护士要求在院前完成血糖、静脉通道、给氧、监护等。
护士们第一次知道,原来脑卒中是可以按这样的流程处理的。
然而,林洋和护士们也清醒地知道,整个流程不是急诊科一个科室能完成的,就拿10分钟明确诊断,完成抽血化验、送CT检查,如果按照现行模式,住院部护士根本无法完成。
能否设立抢救室,是缩短时间的第一步。而能否溶栓,那就就得看神经内科与外科的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