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融合助力音乐教育之花绽放
——读《数字时代的学与教——给教师的建议40讲》有感
在《数字时代的学与教——给教师的建议40讲》书中,提到了一个观点:课堂教学所使用的素材也应该来自学生的生成。在第27篇文章《什么是课堂上的好教材》里,王博士提到:“‘生成性课堂’,所有教学与学习使用的素材都来自课堂生成,学生不仅是教材的消费者,还是生产者。正因为教材来自学生,所以和他们的认知理解程度更为接近,也要能创造好的学习效果。”
书中的这个观点,也让我重新审视了音乐教育的本质和目标,以及数字时代下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传统的音乐课堂中,学生往往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然而“生成性课堂”的理念提醒我们,课堂教学的素材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生成。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是教材的消费者,还能成为生产者,从而更为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这种教学模式与数字时代下的教与学观念相契合,强调学生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与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与效率。
在音乐课上,我认为我们可以运用数字技术,了解学生的生成,进而帮助他们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以下是一些建议:
1、利用数字设备记录学生的演奏与演唱:通过录音、录像等手段,让学生自己审视和评价自己的表现,从而找到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升自身的音乐技能。
2、利用在线协作工具鼓励学生创作:鼓励学生利用音乐软件、音乐创作平台等工具,尝试自己创作音乐作品,培养他们的音乐创造力。
3、利用互动投票系统获取学生的反馈:借助互动投票系统,及时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为下一步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4、利用社交媒体与学生分享音乐资源:在社交媒体上分享音乐教学资源,推荐优秀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发现音乐的魅力,激发他们对音乐学习的热情。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优势,了解学生的生成,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生动有趣的音乐学习体验。在数字时代下,音乐教育应当不断创新和发展,为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