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二
前天下载了番茄,我凭感觉选了一篇《西京故事》,一口气看下去。今天完成了有四分之一,虽然结果不得而知,但是风格我还是喜欢的。
这篇小说是写民办退休教师罗天福带着老婆淑慧,还有考上省城大学的两个孩子:罗甲成,罗甲秀在都市谋生的故事,故事有三条线,一条是罗天福老努力生活的线索,一条是罗甲秀罗甲秀成在大学校园的生活,还有一条是房东西门锁和郑阳娇的感情纠葛。
也许心态老的缘故和个人喜好,我对目前看过的二十多章总体印象还可以。目前印象最深的有五个细节,其中有两个细节做的摘抄。
第一个细节,也是第一章,罗天福带领一家人在车上,看到西京的远景后,心里有一丝丝的不安和悬空,就像是他从小到大,不曾探明的家乡的一个风洞,深邃而未知。这个开篇挺好的,一语双关。既是写实,又有暗喻。
第二个细节,罗天福做烧饼时,买食材的配料表,很细,感觉作者本身就懂的一样。
第三个细节,罗天福过年要回老家了,和他老婆反反复复计划要买的东西和要发的人,如此缜密和细心,让我很是感动。我想起我爷爷奶奶和姥姥的表情来,想起父亲萎缩和懦弱的往事,想起自己的虚荣和傲慢……现在的人太缺发真诚的走动和往来了。
第四个细节是罗天福在大学听课的一段话,我觉得颇有道理,就摘录下来。
原文如下:仁义礼智信和温良恭俭让自身并不产生穷困潦倒,换句话说,穷困潦倒不是东方儒教文化圈的社会专利和必然衍生品。西方社会也正在一浪高过一浪的经济危机中,泛滥起一股又一股的控诉强音,而儒家文化的“中庸”,温良,谦让,包括道家文化的守弱,处下,不争恰恰是这个过度强调竞争,从而离心离德,恐怖盛行,战火四起的社会的不二润滑剂。
这一段我认为作者借一个教授的口吻,说出了儒家文化在这个社会中的作用,虽然讲的不是很彻底和究竟,但也可以在适当的语境中用一下。
第五个细节是一段俏皮话,我觉得挺有趣,也摘录下来,希望以后能用上。
当然“西京故事”里可圈可点的细节还有很多,后面还有好多处,比如罗甲成的心理成长过程,罗天福回去砍树和“树爷爷”对话的过程,我觉得写的都非常好。
9月20日,我尝试看了《老千》,是讲了一个叫初六的年轻人在一个叫六爷的人的教授下,学会了千术,并闯荡江湖的故事。人物有梅姐,花姐和组长侯军等等。
这篇小说还是很有代表性的,属于典型的网文和快餐文化的那种,和《西京故事》不是一类,目前我体会到的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开篇故事性强,不周折,不浪费,直接进入主题,能很好的抓住读者继续阅读的需求。
2.语言不算精彩,但简短,口语化,时有精炼。便于理解和阅读。目前为止还没有让我觉得精彩的句子和段落,所以就没摘录。
3.就人物来说个性突出,棱角分明。
4.作者对千术研究的专业性比较深,或者本身就精通。
5.故事缺乏社会大背景和环境描写。或者说这在作者来说,没必要。
20日,我又略读了《秋灯琐忆》,知道这事作家张秋寒的一部翻译作品,读了编辑的介绍,读了序言,又浏览了正文,我知道这是一本纯粹的清雅传记小说,从本意上说,我是喜欢这类作品的,比《西京故事》和《老千》要多搞几个百分点,还一度十分神往并模仿,但这类文体,我认为是天才类的作家才能写的出来,或者说语言有天赋,我的写作语言一直平白干涩,编都编不出来,往往还词不达意,怎么都不满意,所以就一直读的多,而写的少,如果再年轻一些,拿来研究模仿,或许还有些样子,但时光不等,这终是我多年的遗憾。
语言是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如果语言赶不上,还能有什么作为和方法吗?我知道有,但和他们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文化苦旅》和《湮没的辉煌》是对我有很大影响和刺激的作品,我可以模仿,但作者的才气终身不可追。
所以说我回到昨天体会到的那句话,挖掘自己的积累和故事,写出自己的作品,语言就自然有特点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