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
阳子居见老聃,曰:“有人于此,向疾强梁,物彻疏明,学道不倦。如是者,可比明王乎?”
简单翻译下:阳子居拜见老聃说“有这样一个人,他行动迅疾、强干果决,看待事物准确、洞察透彻,而且专心勤奋从不厌怠。象这样的人,可以跟圣明君王相比吗?”
老聃曰:“是于圣人也,胥(xǖ)易技系,劳形怵(chù)心者也。 且也虎豹之文来田,猨狙(jū)之便执嫠(lí)之狗来藉。如是者,可比明王乎?”
简单翻译下:老聃回答“这样的人在圣人看来,用的是自己的辩聪和所谓的技巧,结果会让自己的身形受损、心里憔悴。而且虎豹因为毛色美丽而招来猎人的围捕,猕猴因为跳跃敏捷、狗因为嗅觉灵敏而招致绳索的拘缚。象这样的动物,可以和圣明君王相比吗?”
阳子居蹴(cù)然曰:“敢问明王之治?”
简单翻译下:阳子居听后瞬间大悟,马上不安地问到“请问什么是明王之治?”
老聃曰:“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
简单翻译下:老聃说“圣明君王的治理,功盖天下却不像自己的努力,教化施及万物让百姓不觉得有所依赖;不被推举出来的名望,才能使万物各安其位;立足于高深莫测的神妙之境,就像生活在什么也不存在的世界里。”
【谈心得】
庄子在这里提到的阳子居,就是道家早期的代表人物杨朱,他生活在墨子和孟子之间的年代,孟子就曾说过:“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而老聃就是大家熟知的道家核心代表老子,本节论述的阳子和老聃对话,就成了道家不同阶段思想的交流和融合。
杨朱首先说到他对“明王”的理解,“向疾强梁,物彻疏明,学道不倦”,就是说一个人行动起来非常敏锐,干起活来很有力量;对于事物看得很透彻,条理很清晰;而且还非常的勤奋。这样的人应该就是明王了吧!
老子却说这样的人“胥易技系,劳形怵心者也”,这样的人只是用自己的辩聪和所谓的技巧来做事儿,结果思前想后、劳心费神,会让自己的身形受损、心里憔悴。
老子还举了两个例子:“虎豹之文来田,猨狙之便、执斄之狗来藉”,虎豹身上皮毛的纹路,招来了田猎被围捕;这里的猨狙指灵巧的猴子,执斄之狗指鼻子很灵的狗,挣因为它们有这些特点,反而被束缚住了。
这两个例子就说明因为特定的技巧和用途,这些动物反而被束缚而受害,引申开来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怀着“我是聪明的、我有技巧、我很能干”的心,他就会被束缚住,反而会因此而遭罪。
“如是者,可比明王乎?”这样的人,怎么能和明王相比呢?阳子居蹴然曰:“敢问明王之治?”杨朱听了这些话,瞬间大悟,十分不安的问老子:“请问什么是明王之治?”
老子讲到的明王之治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功盖天下”就是天下大治,“似不自己”就是不像自己治理的,“化贷万物”就是教化天下万物,“民弗恃”就是不要让民众有所依赖。
这个层面的意思就是道家“无为而治”的精髓,鼓励帝王对社会治理的参与度越少越好,越是觉得自己厉害,越是想要做明君,则治理的效果越差。
纵观历史三千年君王治理下,诸侯各自为政的周朝存在800年之久,奉行黄老之术的汉朝还能存在400年,而之后的唐宋、明清不乏明君贤臣,却都存在难以超过300年,恰恰是因为帝王参与度过高,过于依赖精妙的治理手段。
老子讲到的明王之治第二个层面“有莫举名,使物自喜”,不被推举出来的名望,才能使万物各安其位,实际上也就是不推崇帝王的名望,让民众自行安居乐业,这种自治理念和现代社会文明中的自由、自主锲合度很高。
第三个层面“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就是说根本测度不到帝王在做什么,他已经进入和大道合一的境界,所以他看上去什么也没有做,天下自己就大治了。这个层面的理念对应的,是现代社会科学中对客观规律的尊重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