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多个孩子的家庭中,年纪比较小的孩子往往更有这样的意识,善于在小事上争取与家长“结盟”。当然,这项能力对他很有好处,日后上学可以凭借它取得老师的欢迎,甚至走进社会后,很多人还会沿用儿时积累的这种思维方式来处理与上司或权威人士的关系,只是随着阅历的增长更加隐蔽了一些而已。
2长期“被排斥”的孩子的一种很常见的自我保护机制——“你们之间关系好就好吧,反正我也不在乎,我要主动离开你们”,借此来屏蔽掉被抛弃、被孤立的痛苦,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与养育者之间的“回避型依恋关系”。
③美国心理学家玛丽·爱因斯沃斯博士(Mary Dinsmore Salter Ainsworth)的情景测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孩子出于生长过程中与父母不同的相处模式,会发展出不同的依恋关系,大体分为三类:
1.安全依恋(Secure)。这类孩子会主动寻求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在得不到的时候表现短暂的不安,再次得到后很快就能平静下来。
2.反抗型依恋(Insecure-Ambivalent)。这类孩子在得不到关爱和陪伴时会采取强烈的反抗措施,直至得到为止。即使再次得到,不安感还会持续很长的时间。
3.回避型依恋(Insecure-Avoidant)。这类孩子在得不到关爱和陪伴时故意对父母表现出忽视和躲避,以此来降低自己的痛苦感,就像维浩某种程度上所体现的那样。
回避型依恋带来的伤害比单纯被孤立的痛苦更为长久,可能会对未来建立需要信任感和托付感的亲密关系有所阻碍。同时这种依恋关系存在的基础就是长期抑制和阻断自己的真实感受,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孩子元认知能力和自我内核成长。
④底层情绪又称为“情绪质量”。它潜藏在表层情绪的下面,就像大海深处的洋流一样,无形无色,但它比表层情绪有更大、更持久的力量。在一个人元认知能力还不是很强的时候,通常很难察觉底层情绪的状态。但当底层情绪和表层情绪不一致时,情绪质量比较杂驳,表层情绪就会呈现得脆弱易变,仿佛有点微小的刺激就足以使它完全崩塌。
当底层情绪平静下来的时候,我们的心情就像宽阔、深邃的河流。当一瓶墨汁被倒入河水中,它会将一个区域染成黑色。但随着水流的流动,黑色很快会被吸收掉,回归到清澈的状态。这就是元认知思维的力量,不阻止任何负面情绪出现,而是让它们顺畅地流动,河流最终总会回归它清澈的本质。
⑤人类历史走过了悠悠几千年,标签化思维就存在了几千年。因为它非常简单,容易对复杂问题快速形成自己的判断。究其本质还是来源于我们一种古老的幻想——恒常幻想。我们本能地希望找到描述一个人或是一个事件的终极答案,认为一旦找到了它就可以一劳永逸,未来无论发生什么,都能嵌入这个标签的评价框架内,笃定地说:“你看吧!这个人/这件事就是如何如何!”
>> 使用标签去理解世界,这是很多人优选的思维方式,因为它非常简单,容易对复杂问题快速形成自己的判断。我们本能地希望找到描述一个人或是一个事件的终极答案,可以一劳永逸。但是只有摘掉标签,才能看到别人内心的真实状态。
⑥ 很多父母师长都曾经在类似的场景下,将类似的标签贴在孩子身上。其实,如果我们尝试用元认知思维去如其所是地看到自己当下的心理状态,可以这样想:‘孩子现在感到不认同老师留的作业内容。当他不认同的时候,完全无法逼自己去做’。观察足够清楚,就会找到改善和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不是去逼迫孩子改变‘懒’的标签,而是尝试找到孩子的思维和学习任务之间可以取得思想认同的交集部分,以这里作为突破口鼓励孩子去投入精力。当孩子的‘骑手’在线,并且拉了拉‘缰绳’的时候,及时对孩子给予鼓励,陪伴他的骑手成长。”
⑦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己能够完全感知、理解和接纳的区域,我将这个区域定义为心域。不同的人心域的范围也不同,在这个范围之内,我们所看到的每个人都是真实的,是脱离标签和幻想的。比如,当我们将孩子纳入自己的心域当中,去感知他、理解他和接纳他,我们就能对他当下的真实状态有清晰的了解,由此而萌发出笃定力量,去顺畅地交流、陪伴乃至促成好的改变,这就是心域的用处。”心域是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中“最清晰”的部分。当我们通过练习使心域的范围越来越大,剩余的未知部分带来的恐惧、焦虑等痛苦的感受也会越来越小。
⑧纳入心域的方法。此前我们介绍了心域的概念,是我们能够如实感知、理解和接纳的范围。将一个人纳入自己的心域,也就分这三个步骤。换句话说,当我们完成感知、理解和接纳三步以后,这个人在我们的内心就会变得非常清晰。有时他还是会有攻击的动机和行为,但因为我们对他背后的驱动力完全了解,不会再形成情绪上强烈的痛苦,而是可以直切本质地采取最合适的应对方法。
首先一步,是感知。感知其实并不困难,但需要我们保持一个态度,那就是‘如其所是地看见’。比如浩浩抢了弟弟的玩具,这时我们可以安静下来,问一问自己:‘浩浩现在是怎样的心理状态?他愤怒吗?他痛苦吗?他真正在需求什么,在渴望什么?’带着这样的觉知,站在中立客观的角度重新观察眼前的乱局,就会离事情的真相越来越近。”
接下来第二步,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去理解。理解什么呢?简单来说,是我们充分了解别人的每个行为或思想都有他的缘由。万事皆有因,感知只是在看他当下的状态,而理解可以穿越时间的限制,看到过去。
在纳入心域的过程中,我们不需要强迫自己去‘赞同’任何人。理解不等于赞同,我们只需要‘充分了解’就可以了。不过,当我们践行心域思维去尝试理解的时候会越来越清晰地发现,我们面对的世界是立体的,是复杂的,是因果纠缠的。任何一件事都不是独立的,都有它的多面性。看得越清楚,‘对错’的界线也会变得越模糊,越难以界定什么思想和行为是正当的,什么又是可耻的。这个时候,我们内心刚性的自我外沿也会渐渐软化下来,越来越不容易感受到被别人行为攻击的痛苦,这是一举多得的事。”
第三步,就是接纳。当我们完成了将一个人纳入心域的前两步:感知和理解以后,大脑中会自然出现一个主观的判断:我认同、喜欢他或是我不认同、不喜欢他。如果对方展现的特征是我们认同和喜欢的,‘接纳’的过程就会显得轻而易举,我们很爱听他说话,也很爱向他表达,交流几乎不存在障碍。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将这个人纳入了心域之中。
接纳’就会比较困难一些。这时我们需要更深一层去观察,事情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那就是‘流动思维’。在真相当中,一切都是流动的,这是我们要在生活中不断观察和印证的底层思维。
将孩子纳入心域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感知。只要保持用元认知去“如其所是地看见”,站在中立客观的角度重新观察孩子,就会离孩子真实的心理状态越来越近。
第二步是理解。充分了解孩子的每个行为或思想都有他的缘由。万事皆有因,当我们去理解的时候,可以穿越时间的限制,看到过去留下的影响。
第三步是接纳。接纳孩子的状态在当下暂时地存在,相信只要这个状态不受到阻碍,就会顺畅地流动过去。
⑨把令我们感到恐惧的人逐渐纳入心域的过程,就是我们自己渐渐摆脱恐惧,感到舒适的过程,是非常有好处的。恐惧源于未知,更准确地说,我们对一个人的恐惧和排斥的感受,源于对她当下心理状态的未知。
虽然世界仍然是‘善恶杂糅’,仍然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和伤害,但因为我们的元认知越来越健全,混沌的思维越来越少,就没有了幻想出的危险和伤害。这是我们践行心域思维最终的目标。”
⑩ “流动思维告诉我们,世间的一切都是流动的,每时每刻都在改变,从来都没有停歇。而丈夫、孩子,他们的心理状态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同样在流动。关于‘改变别人很难吗’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找到一个更好的概念去描述它,应该是这样的:让一个人的状态向着我们所希望的方向流动,这很难吗?其实,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难。
11 每个人的内心都具有向好、向善的力量,希望自己身边的环境是舒适和谐的。只要我们不去人为阻断他的流动,夫妻间的关系就会回归到一个令双方都比较舒服的平衡状态。而现在他越来越回避交流,很可能是源自某种人为的阻断。”
12我们将别人纳入心域,其实最应该纳入心域的,恰恰是我们自己。如其所是地感知自己真实的情绪、需求和渴望,去理解这些感受背后形成的机制,接纳目前自己的种种不完美,这就是元认知最应该做的事。别着急,我们慢慢来。”
13当我们尝试将一个人纳入心域的时候,我们的心理世界才真正有了他。”
14我们认为改变别人很难,根源上是一个概念的混淆造成的:我们将“改变”混同成了“控制”。控制一个人确实是很难,因为想要控制的动机和行为本身就会引起别人的反弹,造成反作用。但如果把“改变=控制”的扭曲概念抛掉,给予“改变别人”一个更好的定义,它可以是:让一个人的状态向着我们所希望的方向流动。
152-7岁年龄阶段的孩子倾向以自己的身体和动作为中心,相对难以从客观的、他人的观点出发去认知事物。孩子需要在成长中不断通过与他人之间的语言交流、肢体接触、情感交互这些过程,来逐步构建自己心中他人和世界的形象。
假如过程中父母经常有意识地扭曲孩子眼中的客观世界,比如“你做错了某件事,警察叔叔就会来抓你”,这样的语言会阻碍孩子的感知能力的健康发展,形成错误的刻板印象,甚至一些扭曲的思维烙印,影响未来少年、青年乃至成年以后的人际关系。
如果条件允许,带领孩子安全地接触真实的世界,从别人口中了解他们的真实看法,会对孩子的心域成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16人间最美好的情感流动,就是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真实地感知到相爱:我希望你有好的心理状态,并且愿意为之有所付出。
父母的反馈对孩子是很重要的,当父母完全感知和接纳孩子的所有感受,孩子的情绪会快速地流动起来。
如果父母在孩子的冲突中选择扮演法官的角色,将自己卷进这个事件里,萌生出压力、紧张或烦躁的情绪,就会脱离中立、放松的观察者位置,阻碍自己看清事情的真相。
17 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家长可以从他们真实的心理状态出发,去减轻这件事在他们心理上引起负面情绪的“重量”。对于孩子之间矛盾严重的负面情绪,家长可以介入去承托和陪伴。如果并不严重,家长可以保持平等和自然的态度,甚至带点幽默感地处理。孩子之间矛盾状态的流动速度经常快到超出我们的想象。
社会的规则看起来纷繁复杂,但背后有其一贯的逻辑,那就是:让你不太难受,我也不太难受,大家都不太难受。协助孩子理解和适应社会规则,最重要的一步是对别人的心理状态建立感知,并遵守我们尽量不让他人感到难受的准则,孩子就不会做出会引起严重后果的事。
18 如果父母从小为孩子构建一个非黑即白的虚幻世界,这个世界里的每一个人都不是他们原本的样子,而是被脸谱化和标签化过的形象,可能造成孩子长期感到压抑和恐惧,对孩子处理人际关系也会产生深远的不良影响。
19父母的行为对孩子心域产生的影响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讨论:
感知层面,如果父母为了养育方便或是自己的需求,故意扭曲孩子对真实世界的感知,孩子就会比较难以构建别人的真实形象。
理解层面,如果父母习惯对别人和孩子贴非黑即白的“标签”,会影响孩子发展理解他人的能力。
接纳层面,如果父母经常使用“恒常思维”,认为不好的行为和状态都会永恒,会对孩子的接纳能力有比较大的影响,尤其是接纳当下状态有瑕疵的人。
在陪伴孩子成长时,需要帮助孩子去了解这个真实的世界,和他一起去感知、理解和接纳身边的人与事,使他能逐渐认识到每一个人或每一件事都是立体的和多元的,在黑与白之间还有大量的灰色地带。宽广的心域会让他们在处理任何关系上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