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雨天,起床 一杯咖啡+牛奶,8:30出门,有氧一小时,10点回家。缓冲的时间里,给小凡妈妈回了电话,和很多的家长一样,小凡妈妈因为孩子的学习,尤其是写话而焦虑。写话(作文)水平——对于学生而言,确实是重点、也是个难点。
梳理之后,表达了自己的想法:1.孩子一定要有大量的阅读,培养语感。2.读后分析思考:作者是怎么写的?——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文体?题材?怎么布局谋篇的?理解文章的文体特点,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语言艺术和特色?适当做一些读书笔记,丰富语言积累。3.引导孩子经历 从愿意写(给一些话题,鼓励孩子写)——到我想写(随时随地,有感触即写);从自由写(无篇章、结构、语言要求,完整、准确、流畅写清楚即可)——有设计地写(讲求艺术特色); 需要教师、家长精心设计、刻意训练,让孩子有写的想法和能力。4.有话写且想写很关键,孩子要有丰富的生活和体验。这需要我们带领孩子观察、感受、阅读、体验...... 让孩子有敏锐的心。 于老师而言,任重而道远,与家长而言,也需要积极思考并对孩子予以支持帮助!
《高手教师》第二辑 课程的力量 昨天已读,接着分享:
一.什么是课程?
1.课程,就是我么穿越的这段旅程中的全部:意愿、计划、自愿、行动、反思、建构下的经验。课程就是“道”,就是我么用脚走出来的道路。当课程是名词的时候,我们讨论的关键是“应该教什么”,这是明确课程内容,侧重于陈述性知识,这是我们的重点。当课程是动词的时候,我们讨论的关键是“应该设计一个怎样的过程”,侧重于程序性知识,这是我们的重点。当课程是人的时候,我们讨论的关键是“应该建构怎样的经验”,以及“我是谁”,侧重于策略性知识以及自我认知。
十年时间,践行新教育儿童课程“晨诵”“师生共读”“暮省”......经历了从一知半解时的欢喜到主动开发的实践与深爱。感慨于这些课程对于孩子人格的熏陶,心灵的润泽以及审美创造的培养。我想,我会保持热爱与热情,一直走下去......
2.课堂思维强调怎么教,强调课堂设计;课程思维强调教什么,强调课程设计。
3.关于课程思维下的模块备课(单元备课):(1)教什么?依照重要程度对目标排序,列出知识清单。而知识清单,是对教学目标的清晰化,以某种结构呈现(例如脑图或清单)。(2)用什么教?教学资源问题 ,一切有利于学生理解的东西(类型上的穷尽;难度上的穷尽)(3)怎么教/学?要素:预习单,练习单,教学设计。关键:过关(字词 背诵),建模(读写),精彩观念的诞生(道德人格)。核心:设计、反馈/对话。(4)怎么检测?要素:检测题库(可与习题库合二为一),试卷分析与对策。检测的目的,应该是诊断而不是评判。检测一旦没有通过,意味着要重新学习,重新检测,直到通过为止。
4.学习的三条基本原则:(1)学生是带着关于世界如何运作的前概念来到教室的。如果他们最初的理解没有得到考虑的话,他们就很可能无法掌握新的概念和信息。(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前概念、也就是知识起点)真正基于理解的学习,就是对前概念的更新、修正乃至颠覆。(2)要养成探究的能力(具有深厚的事实性知识基础;在一个概念框架内理解事实和观点;对知识加以组织提取和运用)(3)元认知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学习目标及监控达成目标的过程,来学会控制自己的学习。(让学生完成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控制,深度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意义感——让学生看到全局,看到进程,对结果有预期,并对自己的学习行为有反思和调整。)
二.全人之美的高中阶段应该是什么样子?
1.全人之美的目的——培养自我实现着的自由人
2.相信种子,相信岁月
3.老师的核心任务:一是无条件的接纳每一个孩子,所谓接纳,就是对生命可能性的领会和尊重;二是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方向,让孩子找到方向感(意义感),获得成就感
4.管理——学习并遵守游戏规则,捍卫游戏规则。
5.明白了底层逻辑,再来建构训练系统,就更高效了。(高中在知识学习方面,要以构建真正的概念思维为核心)
6.做人,讲的是格局;做事,讲的是认知。
7.怎样让学生真正形成活的概念思维?在形成活的概念思维的过程中,确保学生的成绩不仅不受影响,反而更高?——要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以终为始,操作上要有目标意识、结果意识、效率意识,要建构真正意义上的高效学习模式、深度学习模式);要引入研究性学习和审辩式思维(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把他带到更高处)。
三.暮省到底该怎么做
1.晨诵诗赋,午读典章,含英咀华,如品如尝。入暮思省,一天回望,是否勤奋?有无独创?
2.反省:对事件的反省(这件事怎么做会做得更好);对自我的反省(我要做出怎样的改变让事做得更好);对省察的省察(元认知,我的哪些认知方式需要改进)
3.元认知:在认知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进行各种认知活动,另一方面又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监控,这种监控就是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
4.对灵魂无限爱护,对错误零度宽容。
5.教育不是批评乃至于批判,不是指责乃至于羞辱,而应是一种帮助。
6.学生出现问题,发生了什么?(澄清事实)为什么会这样?(寻找原因)我们能做些什么弥补?(承担责任)我能帮你做些什么?(提供帮助)
7.怎么走进学生的心里?走在问题前面;就像谈恋爱一样去教书育人(不要把精力用来对付领导和家长,把精力用于爱你的班级、学科、学生);把自己当学生,把学生当成老师。
四.纪律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1.把学生的行为问题放在两个观念格子里——人格教育,行为管理
2.在管理中,又有两个格子——规则,程序
3.程序意识——立规则,编程序(管理行为,不要管理学生)——确保程序自动化
4.出现了问题,首先检查程序,人受到了尊重,但是,又没有纵容事情的失败。
5.为什么班级纪律很难管好?缺乏合宜而稳定的程序和规则;有程序与规则,但缺乏执行力,不能很好地落实;遇到疑难问题,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6.做好班级发展规划
7.执行力的差别来源于哪些因素?意愿;对事情内在结构的洞察;意志力
8.我们并非想要一间秩序井然的教室,我们只想要一间不给自己添麻烦的教室。我们追问的,也不是教育的真谛,而是控制的简单法门。
第二辑中,关于 如何进行暮省 和 纪律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这两部分,对于一线老师而言,非常实用。为了一间不给自己添麻烦的教室,我想,我需要反复阅读、领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