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程,干国祥老师如是说:
1,我们真正要关注的,不是一堂课,而是整个课程。
2,课程,就是我们穿越的这段旅程中的全部:意愿、计划、资源、行动、反思、建构下的经验。课程就是“道”,就是被我们用脚走出来的道路。
3,课程,就是通过这条路,走到道路终端的那个人。他就是我们思考的这个课程。
这段话包含了三层意思
一是课程比课堂更重要
因为课堂是课程中的一个重点组成部分。但是,只关注课堂,就必然会导致重心放在“怎么教”上面,结果浪费了太多的精力而无所得。这一点,在文科课程上尤为明显。这并不是说课堂不重要,实际上课堂非常重要。但是,课堂效率的提升,是建立在课程得到深入思考并且已经明确了的前提下。
理科就是如何有效地提升课堂效率,确保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二是课程即“道”
这里的“道”,倾向于说,课程是一个动词,是一个过程,是我们穿越的旅程的全部。课程的本质,就是“英雄的旅程”,课程源于一场遭遇,例如一个认知冲突,我们不得不在帮助者(教师/支架)的帮助下,重新调整自己的观念系统,直到问题解决,成为新的自我。显然,这样的课程,既关乎知识与能力,又关乎过程与方法,还涉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换言之,是经验的深化。
因此,所谓的课程设计,即是设计一段旅程,一段从起点到终点的旅程。起点往往是问题,而终点,则是问题解决,这个过程必然是一个闭环。虽然,又向着未来开放。
当我们在把课程当成名词时,实际上是指课程内容,即"教什么”。例如,在实验教学中,“教什么”是指相应的实验知识与实验能力,这是作为名词的课程。而作为动词的课程,则是从提出实验任务,到形成新的实验能力的全过程。
三是课程即"人”
人就是课程。这个人,包括了教师和学生,在这里侧重于学生,因为教师是帮助者,人才是目的。但是当我们将课程的含义定义为课程资源时,侧重点就变成了教师。例如,“站在讲台上,我就是化学”。课程就是指教师本人的经验,包括了三个维度(即三维目标)。例如,一个严谨的老师,会让整个班级偏向严谨;一个散漫的老师,则让整个班级变得散漫;一个字写得特别好的老师,会教出一批字写得好的孩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这个意思。
当课程是名词的时候,我们讨论的关键是“应该教什么”,这是明确课程内容,侧重于陈述性知识。
当课程是动词的时候,我们讨论的关键是"应该设计一个怎样的过程”,侧重于程序性知识,这是我们的重点。
当课程是人的时候,我们讨论的关键是“应该建构怎样的经验”,以及“我是谁”,侧重于策略性知识以及自我认知。
为什么教? 教什么?怎么教?教的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