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第一首是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第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稚子弄冰》,第三首也是宋代的诗人写的诗——雷震的《村晚》。这三首诗描写的时宋代时期儿童的童年生活,切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童年生活”。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学习方法,在古诗教学的课堂上,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学习品赏古诗的。
1.解诗题
2.知作者
3.读诗句
4.解诗意
5.品诗句
6.体会情感
在学习这三首古诗时,我先让学生熟读这三首古诗,然后采用古诗学习六步法——解诗题、知作者、读诗句、解诗意、品诗句、体会情感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诗意及表达的思想情感。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这三首古诗的相同和不同。课后布置作业:根据古诗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要想让学生充分理解古诗的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还需要补充一下背景资料,讲解一些学生不了解的知识。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是宋代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田园诗,共六十首,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描写农村春、夏、秋、冬的哥季节的景象和农民生活。
在学生基本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说一说本首诗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学生一时难以从诗句中找出能够体现季节的字眼。猜测是春季,理由是“耘田”。“耘田”是在田间除草。这时我及时补充“春耕”“春种”的知识,让学生明白农民一般是春天把土地翻松,等到清明前后,把种子种在地里,到了初夏时节,种子发芽,长出茎叶,这时,庄稼地里的草也跟着一起钻出地面,茁壮成长,农民这时候忙着除去田里的杂草,让庄稼汲取更多的养分,快速生长,所以,这首诗描写的是初夏时节。而且,这个季节,开始昼长夜短,气候温暖,白天锄草,夜晚搓麻,勤劳忙碌,生机勃勃。
学习《稚子弄冰》这首古诗时,我主要给学生讲解了一下“稚子金盆脱晓冰”的意思。现在的孩子,尤其是城里的孩子,冬天基本上没有见过冰。屋里有暖气,上下学有小汽车接送,很少感受到冬天的寒冷,再加上近几年冬天不下雪,对“冰”不熟悉。对这句诗的理解有难度,我就把金盆脱晓冰的情形根据我的理解给学生进行了讲解,学生感受到了宋代儿童童真童趣。
《村晚》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对乡村水草丰美、傍晚时分日落西山时美丽景象的描述。“山衔落日浸寒漪”更是写出了落日挂在西山头,倒映水中的情形。作为北方的孩子,尤其是居住在高楼里的孩子,很少与大自然接触,这样的美景难以在脑子里形成画面。我通过语言的描述,加上在黑板上的简笔绘画,帮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画面。
通过对这三首古诗的教学回顾,我觉得在以下几个方面还需要改进: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点在我的课堂上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很多时候是老师的教代替了学生的学,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2.“钲”“磬”是古代乐器,当学生不知道时,应该图片呈现,帮助学生理解。
3.“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这两句诗句的教学不应该让老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想象,应该先让学生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然后再让学生看看图,看看你的想象是否与图片中的景致相一致。
4.课后“选做”布置成了晚上作业,班里有几位学生写得非常好,进行了交流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我感受到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是非常强的。通过分享,也激起更多学生的创作欲望。所以,要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不能包办代替。
由此,我总结出,古诗教学应该教朗诵,教理解,教想象,教表达,教学生查找资料,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不能包办,要给学生想象的空间,给学生展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