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电话
打了20个电话,少则七八分钟,多则15-20分钟,有一个妈妈与孩子因为电子产品的使用发生矛盾,沟通了半个小时。明天准备完成另一半孩子的沟通。
复盘和孩子们聊天的过程,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心理调适,运动习惯,劳动习惯,作息调整等方面。两个多月没见,孩子们长大了,聊天的过程也略显羞涩与拘束。当我最后问一句:“你还有什么给我分享呢?”小朋友的话匣子就打开了,说得眉飞色舞。什么家里有了一条小狗啊,爸爸把凉席撤掉又重新换上啊,地震了带着弟弟躲到厕所里……很多事,在我们成人眼里,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情,对于孩子们,却可能是一件印象非常深刻的事情。我很庆幸自己问了最后一个问题,虽然花掉了我很多时间,那个时间却是孩子的快乐时间。感受着孩子们那种单纯的快乐,我也快乐着他们的快乐。当我说“我挂电话了哦!”总会看到孩子心满意足的眼神。为什么老师要一个一个地视频?就是希望这样的特殊背景下,孩子们跟老师沟通后,能够得到很好的情绪舒缓。我们所有的关心都不如最后让他们自由地表达。
2.看课例
今天看了20节课例,各个学科各个学段都涉及。个人感觉让人眼前一亮的课并多不。学生才是学习的主题。然而,从教学设计里,我看到的教学目标的陈述,仍然有很多都是以教师的角度在写老师要做什么,而不是写学生要达成什么。我在课堂里看到的听到的更多是老师的讲解与示范。中学课堂的讲解多于小学的课堂。不是不要讲解与示范,学生本身不是一张白纸,也不是被灌输的容器,而是活生生的有主动性的人,很多内容完全可以放手让孩子去探究。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要么为技术而技术,要么讲技术放置一边,真正将技术的优势与学习融合的不多。记得有一节英语课,看设计与反思,技术与教学的融合非常漂亮,文字里呈现的课堂非常精彩。当我看课堂视频的实录,却大失所望,尽管每个环节都浸润在高大上的智慧课堂技术环境中,但是老师一直讲一直讲,整个课堂沉闷无趣,那些自律性不够的孩子直接耍平板去了。
一堂好课的标准众说纷纭,很难统一。但是,一个最不坏的课堂保底标准应该是统一的,那就是要看到孩子在真真正正地参与到学习中。否则,无论多高大尚的技术环境,也是无用的。
3.看微课
晚上接到领导电话,要一个一个看美术组的微课文字稿和PPT,当时正在和学生家长沟通电子产品使用的规则问题。
我的大脑今天其实已经处于很满的状态。但我是一个不会拒绝的人,而且美术组的微课没有弄好,我也拒绝不了。
第一份稿子,我只稍做了变动,把不太理解的地方做了标记让他们自己改。领导返给我的稿子,上面各种标记,我知道她想要的是一句一句地修改。
我不太喜欢那样一句一句地改微课底稿,因为我觉得每个人的说话习惯不同,相同的意思可能表达的语句是不同的,只要定下内容和方式就可以了。
我想,领导是考虑到时间紧迫,这样修改也方便他们尽快定稿录制视频。那就改吧。我的老毛病又犯了,看到那个句子的表达略微不规范,马上就有纠正的冲动。其实,对于录课的老师来说,那样的语言精准度的要求,有些吹毛求疵了。所以,我尽量忍住想要修改的冲动,尽量顺着他们原来稿子的语气和表达去修改,这样方便他们后期录制视频。
每天都在告诉自己,不要熬夜。可是,我每天都在熬夜!今天明显感受到身体有些撑不住,可是事情赶上了,还得靠信念支撑着熬下去。信念真是个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