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976字,阅读约需2分钟。
一个摇摇晃晃学走路的孩子摔倒了,张开小手喊着要妈妈来抱,妈妈说:“爬起来,你能行!”
这是被教育者普遍推崇的“挫折教育”的典型画面,也成为众多家长津津乐道的教育心得。
对此,《听,谁的创伤在说话》的作者张久祥先生在书中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在适度的范围内不满足孩子是‘刚刚好的挫折’,而让一个孩童承受过于大强度的刺激和过长时间的等待,引起的就是‘创伤’,这个创伤不但不能促成孩子的抗挫能力和自我照顾能力,反而会阻碍其走向真正的成熟。”
看来,对于摔倒的幼儿抱还是不抱,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想起另一桩有不同看法的寻常事来。孩子上学后发现忘记拿书本了,打电话让父母来送,家长送还是不送?
有人说,不能送,不惯毛病,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己要为自己的粗心买单;有人说,得送啊,要不孩子就会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这一天的心情就不好了;有人说,我只送一次,是想告诉孩子,父母是你坚强的后盾,但不会永远陪在你身边,仅限这一次,要认真总结反思此次的教训,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以后就要自行负责了。
怎样做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做一个明白人,要明确日常做法背后的目的、意义和影响。有了“知”,才能更好地指导“行”,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书中还举了一个例子。小学三年级男生一直很优秀,父母都是名校毕业,自然希望儿子能上名校。他们认为,小学考不了满分,到中学就差得拾不起来了。于是给孩子制定了详细的作息时间表,不许睡懒觉,早上起床锻炼半小时,吃早饭,步行上学。放学回家,先写作业,再读书、学外语、做家务等,最后准时熄灯睡觉。父母每天给孩子打分,签写评语。
后来,孩子胆子越来越小,变得不敢和老师说话,特别害怕考试,常常央求妈妈不要去上学。
张久祥先生认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避风港,应是温暖自由的空间,而不是严格的军训场。孩子的弦绷得太紧会断的。“让他做个轻松的孩子吧,他不是超人。”
解决问题的方法很简单,作废了作息时间表,向儿子承认家长教育的不足。儿子自由度大了,开始恢复了笑容,学习很快回到了从前的水平。
做个家长真是不容易啊。管严了不是,管松了不是,并且没有可操作性的标准答案,专家们经常神仙打架,各有各的说法,让人晕头转向。
不着急。大道至简。家长时刻不要忘记,我们曾经也是一个孩子,让眼前的孩子成为孩子。
2024年10月24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