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区大院的日子之三 买粮

“我只能买粗粮,粗粮便宜不说,而且一顿莜面可以杠一天,真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李阿姨难为情地说,此时,她推着自行车正准备离开,我妈微笑点头表示理解,同时深感庆幸,幸好家里只有一个男孩,不然既要算计着吃饭,还要求着别人。

每月的第一个周末,是我家买粮的日子,我妈翻出粮本,把粮票夹在里面,又带上了我爸的粮本和军用粮票,他的细粮比我们多,我们可以名正言顺地啃老。

假期回姥姥家之前,也需要到粮店“起全国粮票”。我妈给姥姥带一些全国粮票,姥姥见了粮票,满脸笑开了花,比见到我都开心。

那天在粮站门口遇到了楼下的李阿姨,她家的四个男孩正像小白杨似地往高里蹿,我妈给过她粮票,她不好意思,就和我妈用细粮换粗粮。计划经济时代每个人都有固定的数额,买米买面都需要粮票,妇女能顶半边天,女孩和男孩的粮票是一样的。

平时在食堂吃饭,我们嘴上说喜欢吃粗粮,但是身体很诚实,吃小米饭的时候面带愁容细嚼慢咽,一粒一粒数着吃,我爸催促道“快点吃,小资产阶级思想又出来作怪了。”

继续说买粮,我跟着我妈进了粮店,里面摆着一排很大的木箱,形状酷似放大的升,里面推满了各种粮食,有黄澄澄的玉米渣子和小米,圆滚滚的高粱米,还有玉米面和莜面,但细粮只有白面和大米。粗粮占比较大,细粮占比较小。军队的细粮占比比地方多一些,豆油每人每月半斤。

那时票证满天飞,不仅有粮票,油票,还有豆腐票,肉票,肥皂票以及种类繁多数不胜数的各种票,我妈每次整理那些票的时候表情都如数家珍。

我妈在窗口交款后,收款员将付款凭证和我妈要买的粮食写在一张纸片上,把那张纸夹在空中的铁丝上,用手轻轻一打,“嗖”地一声,那票据就飞到了秤粮食的服务员面前,服务员用一个特制的铁簸箕把称好的粮食倒进我们的口袋里,白面像尘土一样飞舞起来,卖粮的阿姨脸上身上都挂着一层面粉,粮站的地上也是如此。

打油时,服务员果断麻利地用量筒装一斤,再装半斤,最后,装两次一两的,不差分毫。男孩子多的家庭,油也不够吃,李阿姨家每次买肉都要肥的,回到家里炼成大油,炒菜时挖一小勺,内蒙人喜欢用猪油炖大烩菜,土豆白菜炖熟加上粉条和冻豆腐,汤汁浸透在豆腐中,甭提多香了。

练完大油的油渣也充分利用,和大葱一起剁碎,撒上椒盐烙葱油饼,烙饼时满走廊香气四溢,整个一舌尖上的中国。

那天,我妈推着一辆自行车,使尽吃奶的力气把粮食架到后座上,一百斤的面袋子刚好从中间一分为二,保持平衡。前梁上挂了半袋子小米,挂面装在塑料网兜里,挂在车把上,我跟在后面拎着一瓶油。

挂满了粮食的自行车负荷沉重,难以保持平衡,所以推自行车要有一手绝活,我妈一路提心吊胆地推着自行车,不敢有半点闪失,自行车碰到石头就会歪倒,倒了就很难扶起来,要请路人帮忙才能重新摆好,再次启程。

终于到家了,我家住在三楼,往楼上搬粮食又是一个挑战,我妈在北京长大,属于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学生兵,她每次都把粮食抱在怀里,就像抱着一个婴儿。每走一层,她都把粮食放在地上,停下来踹口气。每当这时,我就会背语录给我妈打气,“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我妈甩一把汗珠,烦躁地呵斥道“闭嘴!大人烦着呢!”

周末全家出行的最佳交通工具也是自行车,在那个年代,自行车为我们每个家庭的出行立下了汗马功劳,应该授予三等功。

我爸的自行车前梁上坐着俩小孩紧紧地挤在一起,我爸骑上去之后,我姐快速跳上后座,无缝衔接,动作完美堪比杂技表演。

我妈的自行车上,前后各坐一个,我妈不会溜车,她一脚踩着马路牙子,一脚登上去,就摇摇晃晃地骑走了,每次我都替她捏把汗。

一次,我弟坐在后面稍微扭了一下身体,我们三个就一起摔在了马路上,我妈起来,不由分说就给我弟一巴掌,“我让你乱动!”

小学时,我和一个叫王锦的同学特别要好,天天一起上下学,她是家里的老二,下面儿还有三个妹妹,一个弟弟,最小的是男孩。

上学路上,我问她,“六一儿童节你最想要的是什么?”她说一双白球鞋,一条新裙子,一个洋娃娃,我也说了一堆,然后我们叹一口气,知道我们想要的都实现不了。她又问我,“你长大想干什么呀?” 我说“长大了想当演员。” 她说,“我长大了要去放马!”

她学习比我好,做事比我踏实,我非常喜欢她,尤其是她的圆鼻子,他们家每个女孩儿的鼻头都圆圆的,全都像父亲。

秋天到来时,开始流行吃“忆苦思甜”饭,大家坐在一起,表情庄重,不许说话,每人发一个糠饽饽,里面掺了野菜,就是现在人们都爱吃的那种杂粮饽饽。

吃糠饽饽的时候,请来一个满脸皱纹苦大仇深的老大爷,他穿着陈永贵那样的衣服,坐在前面讲旧社会的事儿,口音很重,只能听懂一半,老师提前告诉我们,“听贫下中农忆苦思甜的时候,会有人来拍照,你们最好流着眼泪听。”

我天生会演哭戏,忆苦思甜时我流眼泪简直顺手拈来,再后来看电影“卖花姑娘”,我哭得稀里哗啦不能自已,如今的老泪眼就是那时落下的病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053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527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779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685评论 1 27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699评论 5 36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0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89评论 3 39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54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90评论 1 29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34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16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94评论 4 31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76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50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1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4,849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58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21-12-24 我的插队经历之难忘的1971年 作者:大老王 作者是同事的爱人,同样的农村插队经历,产生了共...
    荀皓阅读 856评论 0 0
  • 日子平平淡淡来,熙熙攘攘去,嘈嘈杂杂过。 故事讲的是我小时候城里小民的一段市井生活。从小镇回省城时,我读小学四年级...
    阿元儿阅读 6,699评论 27 342
  • 续上篇 小学阶段的生活,留下很多深深的烙印,不能忘怀。 粮站 顺着大马路一直向西走,过了车辆段五七连,再往前走一段...
    永远是我阅读 575评论 6 4
  • 三 、粮站黄主任 粮站,在八十年代以前很普遍,跟供销社、食品站一样,属于国...
    Joan简阅读 434评论 0 3
  • 志祥骑上自行车的时候还是11岁,作为一个准70后,这样的待遇还是超前的,那时侯省城的电视台里天天放着一个叫做XX马...
    尚物智阅读 40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