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老师带我们回顾了上节课的认知策略和处理焦虑的步骤。认知策略就是认识和了解一种事物的程序,这个认知程序当中,以不同的感官(视听感)参与的先后顺序和参与的次数决定着我们对事物的一种认识的程度。关于焦虑,老师把它比喻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当我们在遇到焦虑的时候,首先停住看到这个事情,然后想现在做点什么,这件事会更好。
这次课学习的是比较策略和愤怒这种情绪。比较策略就是看到孩子的关注点是求同还是求异?我们可以通过问问题探索孩子的比较策略。
如:你发现了什么?
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
一般情况下,求同类型的孩子,喜欢周密的计划,按部就班,喜欢将事情提前规划好,在心中形成一个明确缜密的步骤,这样才会有踏实的感觉,当任务顺利完成,孩子的安全感和价值感也会倍增。
与求同的孩子互动时,因为他们喜欢做计划,按照计划一步一步来,他需要知道下一步接下来要做什么,而且要让他掌握大局,跟他说好今天的安排是怎样,他就会很安全,按照秩序去做事情,还可以问问他打算有什么样的安排呀。
求异的孩子喜欢拥抱变化,善于发现变化,在生活当中喜欢标新立异。不喜欢待在固定不变的环境或者是做一些一成不变的机械性的工作。这样他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兴趣也会慢慢的耗尽。作为父母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启发求异的孩子,比方说在房间布置穿衣打扮等方面给孩子制造新鲜感,引导孩子多做一些感兴趣和发挥创造力的事情,激发孩子的小宇宙,这样孩子在多做到的过程中就会越来越自信,同时避免让孩子养成三分钟热度的不良习惯。
与求异的孩子在互动时,让他尽量的多去表达,去跟他商量,让他有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激发他的好奇心,制造一些新鲜的,灵活的,增加它的创意性,制造惊喜。
每一个生命都是非常珍贵的,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我们不要想着去改变它,而是要与这个独特的生命去互动,感恩,享受这样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关于愤怒的处理
首先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的愤怒,想想是在什么时间?因为什么?不接受什么?这个愤怒情绪就出来了。
一、我不接纳我不允许外界是这样的。
1.是因为在这个不接纳那里有一个自己的价值体系在里面。
2.应该如此(局限性信念)
二、我无力、没有办法改变,搞不定。
1.越无力越没有办法,愤怒的分值就会越高。
2.愤怒本身就是一个提醒,跟别人没有关系,是与自己搞不定有关系。
3.我想把它变成我认为的样子,这里面有操控。
我们要找到每一个情绪背后的正面动机。
愤怒提醒我们什么?
我们自己哪方面的能力需要提高?提醒我们要做一些调整和改变、提醒我们需要在接纳上多做一些功课、提醒我们再去探究一下我们为什么不接纳、这个不接纳与我们小时候那些未被满足的有很大的关系、提醒我们要尊重对方,尊重界限,提醒我们要成长,思考我到底要什么,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每个孩子都具有独特的天赋与才华,需要独特的呵护与启蒙,就像不同的种子需要拥有适合的土壤。当花生种在沙土地,禾苗插在水田里,松树植在高高的山上……,一切将生机勃勃。
——张翔
感恩老师,感恩孩子,感恩生命中所有的遇见!谢谢你,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