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信号有哪些?
明显的焦虑信号有:
第一个,身体上的痛苦,他经常颤(chàn)抖、哭泣、呼吸急促、大声尖叫。
第二个,他有逃离和逃避的行为。
第三个,对焦虑的直接陈述,比如说“我特别担心今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房子烧着了”,有很多小孩子会有这种莫名的担心。
第四个,表达恐惧的直接提问,比如妈妈要出门,孩子会问:“如果你出去了发生车祸怎么办?”孩子可能因为看了电视或者听别人讲过这样的事而产生担心。
第五个,拒绝从事导致痛苦的活动。
第六个,与自己害怕的事物接触,会感到极端的痛苦。
比如,有的孩子害怕小动物,有的孩子害怕坐飞机,有的孩子害怕在课堂上回答问题。
第七个,拒绝独处或者父母某一方的缺席。如果爸妈不在家,孩子就会焦虑、痛苦。以上是非常明显的焦虑信号。
不明显的焦虑信号包括:黏人的行为,就是过度黏人;易怒;回避行为,有一些事他就是绕开不做;对身体疾病的抱怨;一再寻求保证的行为;喜欢争辩的行为;不愿意尝试新鲜事物的行为;极端的害羞和敏感;容易分心;相对同龄人而言,行动迟缓,爱拖延;过于谨慎,优柔寡断;过于严苛和敏感;入睡困难;有比较强的攻击行为。
平时我们看到这些行为,会觉得这个孩子可能性格不好,或者这个孩子有点急躁。实际上,这些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着他内心的焦虑,他有着不明显的焦虑信号。
体现出不同的行为:比如反复问一些“如果……会怎么样?”的问题,即使父母反复给予确认和安抚,他仍然会非常担心。
拒绝一个人在自己的房间里睡觉,如果要求他这样做,他会表现得痛苦和不安。
回避一些特定的情境,如电影院、饭馆、拥挤的场所、嘈杂的地方或公园。
拒绝吃多种食物,只吃自己喜欢的几样食物。
不断重复某些行为以减轻自己的痛苦。
要求你以特定的方式说某些话或者以特定的方式做某些事。
担心作业出错或者忘记做作业,以至于频繁检查,要求父母反复确认自己的作业令人满意,或者反复检查自己的书包、每日计划等。
即使自己有能力完成好,但仍然会在学业或其他任务上过度拖延。
在做决定的时候表现出极大的困难,并且担心每一个决定是不是“正确的”或者“最好的”。
担心自己在学习或者体育运动中表现有任何不完美。
因为将来有可能会用到或者认为有某些情感价值而拒绝扔掉不必要的东西。(比如把小时候的一个小玩具一直保留很多很多年。)
在和父母分别的时候表现得十分痛苦,拒绝和保姆或其他照顾他的人待在一起,拒绝在没有父母陪伴的情况下过夜。
对细菌、疾病或灰尘感到恐惧,以至于逃避使用公共卫生间、购物车、门把手。过度洗手或者过度使用洗手液。
拒绝去学校。
拒绝上课举手或者在同学面前发言。
人生就像骑自行车一样,并不是一直平衡着、直着往前走,自行车也会摆动着走。所以孩子有一些小小的偏差,问题不大,但如果它给孩子的生活造成了困扰,那么就需要我们比较认真地面对。
首先,我们要引导孩子觉知焦虑,学会给焦虑打分。
问问孩子:你要想想,焦虑虫告诉你的事情,是总会发生,还是有时会发生,还是很少发生?(对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让他用百分比来排列一下。)
当你处于焦虑情境中时,10次里有多少次焦虑虫所说的事是正确的?(家长引导孩子尽可能准确地描述场景。)
你怎么知道焦虑虫的想法是正确的呢?(帮助孩子反思。)
有没有可能其他的事情也会发生呢?(对于特别怕狗的孩子,问一下,有没有可能这个小狗成为你的朋友呢?)
焦虑虫有没有错的时候?
你能想起来任何一件你认为要发生,实际上却没有发生的事吗?(鼓励孩子做正向的思考。)
其次正向的暗示:我的朋友没有跟我打招呼,并不意味着他不喜欢我。
我没有水晶球,我并不能预知未来。(未来的事不知道,等明天再说。)
这件事有可能会发生,但是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也可能会发生。
焦虑虫,你也并非真的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这么想是在小题大做,很多其他的事情也有可能会发生。
没有人可以读懂别人的内心。
有可能,但可能性微乎其微。
当孩子会说这些话的时候,他就可以用这些话来跟焦虑虫说话。当他脑海中有一个焦虑虫不断地刺激他“你要小心,你要担心,明天要……”,这个孩子就会调用这些内容来和焦虑虫对话。比如说有的孩子怕狗,焦虑虫在脑海当中讲说:“今天要去公园了,你应该非常担心那有很多狗,其中一只可能会咬你。”
那么智慧对话是什么呢?这个孩子会在脑海当中想:“有可能,但可能性微乎其微。”实际上,智慧对话就是重塑孩子的价值观,调整孩子的认知,让孩子用更加公允的、更加从容的,甚至更加科学的态度来看待生活,让他有这么一套想法来武装自己。当那个焦虑虫、欺负鬼、嘲笑鬼再发言的时候,他就能够应对了。否则,他就被那些坏的观念和想法带走了。
比如说你怕蛇,见到蛇就尖叫、害怕。那一般我们怎么克服呢?你先拿个麻绳玩一玩,觉得这个不太害怕,还可以接受。再给你一个塑料蛇,让你玩一玩。然后进一步让你看看那个蛇的标本,慢慢地让你尝试着摸一摸,体会一下。一步一步地让你适应那个不适应的对象。这在心理学上叫暴露疗法。
比如一个孩子只要到同学家去玩就焦虑,不敢去同学家玩。孩子说:“我怕遇到他哥哥,我觉得见了他哥哥不知道该怎么说话。”
我们要建立一个暴露的阶梯。比如说,第一步,你至少可以敲门,即使你敲门后跑掉了都没事。第二步,你可以和朋友打个招呼进去,可以不跟他哥哥说话,假装没看到他哥哥,从他身边走过。第三步,你甚至可以试着跟他哥哥打个招呼。再下一步,你可以跟他们一块儿吃个早饭……我们可以建立一个这样的暴露阶梯。
当家长可以扮演心理医生的角色,就可以缓解或解决掉孩子轻度的焦虑问题。
当然如果孩子的焦虑程度达到中度及以上,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支持,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如果已经岀现严重问题,一定遵循三原则:听课+咨询+陪伴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