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发现那些高效能人士通常是比较善于休息的,比如王健林早上4点起床安排的第一件事情是健身,库克常年坚持冥想,村上春树热衷于长跑和听爵士乐,扎克伯格喜欢通过编程来放松自己,个人和个人虽然采取的方式可能不同,但是我们发现好的休息往往一些共同性,首先是规律性,就是将自己的工作生活有规律的安排好,这样大脑处理起来才能够更顺利,一旦有意识行为变成了下意识行为,意志甚至可以完全不介入,一切会变得自自然然,轻轻松松;其二是主动休息。最有效、最具恢复作用的休息是主动的。根据心理学研究,一个人注意力集中的时长是6到12分钟,起初投入工作的时候效率很高,一个半小时后达到顶峰,然后开始急剧下降,两个小时候跌入谷底。前几分钟你在蓄力,90分钟之后,你的精力条就读完了,这时候,再怎么努力输出效率都约等于零。所以呢,不等到身体累得不行的时候再休息,就像渴急了才喝水一样就太晚了。张弛有度的节奏,才能保证休息效率。
另外,上一次的分享我们已经谈到,大脑之所以疲惫,除了生理原因,主要是因为思绪太过于杂乱,或者情绪太过于激烈,以至于即便休息的时候,DMN依然不由自主忙个不停。所以要想DMN不那么忙乱,就得在意识层面把自己的思绪和情绪整理好。思虑和杂念过多,就像很多猴子在大脑中喧闹一样,消耗大量的能量,导致大脑疲劳,睡眠质量下降。这时首先要做的是改变对杂念的认知。试着给那些不断涌现、但又没有多少用的念头起个名字,将无意识具象化。人类最大的恐惧来源于未知,如果你能将它命名,那么你将战胜它。比如挥之不去的焦虑、担忧,给它取个名字,烦人的小强、闲操心的小渣渣等等,怎么开心怎么来,然后想象把这些想法踢出大脑,这是心理上的仪式感,就像把杂念的名字写在纸上然后撕个稀巴烂一样,可以让你舒心很多。这还不够,接下来想一想我们脑海中那些负面想法的反例,比如,有的人一闲下来就容易自我攻击“我太失败了、我好颓废等等”,那么想一想我做的比较好的那些事情,比如我的字写得还会可以的,做的饭好吃等等。
并且,把人和问题分开,把杂念本身和有杂念的自己分开。胡思乱想是大脑的本能啊,我们通常很难控制,但是即使杂念在我们的脑子里,也依然拦不住我们做一个高效思考的人,我们也可以不被杂念所控制。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