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你,高塘村。小时候,在我的记忆里就曾经找寻你,苦于没有机会,就一直在等你。等候,无限期,但有心意。许多朋友去过,在朋友圈晒,陡增去意。想多了,去意更坚决。
天下着蒙蒙细雨,在那一丝去意的怂恿下,虽有浓浓的睡意,还是驱车前往。起初,雨不大,过了一会儿,雨越下越大,窗外的嘀嗒声不绝于耳,前面挡风玻璃的模糊也愈加严重,我只好开启空调,吹清视线。路边的风景翠绿欲滴,虽已秋日,感觉不强。豆叶已呈现金黄,饱满的豆荚如怀胎十月的母亲,收获的点滴在秋风秋雨中摇曳,如微笑般灿烂,不知何时如红孩儿从大石中蹦出。树茁壮了,山伟岸了,也丰腴了,不像以前砍柴烧火热厨房,昭示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改善,还大地、自己一片绿色与盎然。
路在蜿蜒,车在行进。不远处,一棵高而粗的红豆杉站立在路边,宛如迎接每一位路过的人。树,粗壮,一个大人也难以合抱。“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红豆没了,相思也不在,是否雨的相泣相诉就是一缕情思,网住一颗颗激荡的心。
拐弯处,一块石头矗立山边,“浦阳江源头”几个隶书刻在石头上,涓涓细流汩汩而出,养育了浦阳江畔一代又一代人,那清澈而甘醇的乳汁令三十九万人没齿难忘。曾几何时,山青水秀惹人爱,近时源头哭泣水浑浊,如今返璞归真蝴蝶引。三变,变出了过去、现在与将来。水清了,山也欢笑了,沿途的人们更乐了。
不知转了多少道弯,终于见到了这个小山村,“犹抱琵琶半遮面”,屹立在山顶。村口一口池塘,几经堆砌也算齐整,沿一切口石板筑就进入池塘的台阶。过去的话,当作捣衣板,村妇的捣衣声一阵又一阵,如一首田园交响曲,每当清晨鸡鸣时或夜幕降临时就准时响起。而如今,逝去了,似童话故事印在脑海里,只能时而萦绕。池塘之水清澈见底,雨滴落在上面,掀起褶皱,波光潋滟。池塘边堆满了泥土,几幢破旧的房子已拆除,剩下一些崭新的房子。似乎缺点什么,如果保留中式的样式与山村的古老,或许给村民、游人留存些许怀念与记忆。
循视线穿越时空,房屋后面翠竹葱茏,若一排排哨兵,但不是魏巍的《井冈翠竹》,而是《山村的竹友》,与人为伴,与民为伍,伴随山村走过一年又一年,生活了一代又一代。竹,岁寒三友之一。即使冬天而至,还是永葆青春。竹,青翠的象征。
雾,笼罩着整个小山村,烟雾迷朦,似有似无,让人一种朦胧的感觉,欲欲飘仙,像神仙腾云驾雾般来到人间仙境。
雨如痴如醉,丝毫没有停住的迹象。推开车门,执一雨伞,没有雨巷的情愫,却有大山的广阔。雨还是猛烈,瞬时湿透了衣裤,不敢停留片刻。
那有致的山路,也不能去踏足。远远而望,曲径通幽,直至山顶,路两边种植道不出名字的花儿,红色、黄色穿插并行,纹成一幕山色山景。
既然不能逗留,只好悻悻下山。原路返回,一路一景,一村一风,留在记忆深处。
高塘,我来了,也走了,在梦中,在雨中,更在行走中。些许遗憾,留待明日,你我再一次深情相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