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浔阳文史”系列发布老一辈九江文史专家们的文章,为的是使他们的研究成果得以更广泛传播。除修订个别标点,适当添加分段和图片外,编者不对文章做更多修改。为尊重原作者,文章首发于“浔阳叙话”公众号,再由编者的公众号“冯晓晖”转发。
本篇选自2020年出版的浔阳文史参考资料丛书《浔阳逸闻》。
张廷(作者像)
古代城池,是军事防御之地,其重要位置都有驻军。所以街巷地名别称之中,常有营、司、场之类称呼,旧时九江城内有丁官营、北司路、小校场等。而大中路东段北侧的丁家场,就与这些毫无联系,它作为地名,完全依据汉字本义解释:“场,界也”,“场,道之别名”。
丁家场,得名于丁姓宅院前的空场。1930 年前后,该地段有居民住户门牌 1-44 号。其中丁家场 4 号为“陈启发客栈”,6 号为“泰昌杂货铺”,14 号为“蔡氏宗祠”,17 号为“江北豆腐坊”,21 号为“李二嫂针线店”,但始终没有查到丁姓宅院门牌。不过可以确认的是,这一带房屋大都为九江传统坐北朝南民居。背面坡顶有香火盛旺的“念佛林”。
据《九江指南》记载:“每逢朔望或佛朝,咸往烧香念佛者,人数近千。屋宇为曹了吉所捐,印光法师更作文记之”。经过抗日战争炮火以及入侵者的践踏丁家场已是残垣断壁,人烟稀少,面目全非。
原文配图
艰苦的沦陷日子过去后,迎来了胜利的欢欣,大批逃难返乡者也陆续再次重整家园。但物是人非,多数房屋几易其主,这也导致如今谁也说不清楚当年丁姓老屋的准确位置,以及丁姓家族的迁徒往来。更多的道听途说,却又频添了“丁家场”的遗闻轶事。而有据可查,登记造册的丁家场 1 号“华兴发铁匠铺”,从此家喻户晓。这是因为他所煅打的日用铁器,颇受街坊乡邻的欢喜。更有那路旁的一口水井,它倒映着当年丁家场人背井离乡的依依一别。
自 1950 年以后,老九江人都知道,丁家场地段曾是多家酱园糟坊,按时令腌制酱菜,酿造酱油的晒场。因为这一带背坡面阳,房屋间距广阔,日照充足。至今原封缸酒厂宿舍区能在坡上建造,也证明了九江酿造业从私营到国营的转变历程。
原文配图
自 1990 年后,丁家场也步入了“旧城改造”行例,多幢高层住宅楼相继落成。值得一说的是,与“丁家场”地段有关,又与“丁家场”地名无关的一件史实:在拆建过程中,这一带曾发现许多“蔡氏宗祠”铭文墙砖。这与清代《德化县志》,民国《房产契约》记载相吻合,城内“蔡氏宗祠”在丁家场内,这是不争事实了,也许以后还会有关于“丁家场”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发掘出来。
如今的“丁家场”,南起大中路,北止柴桑支路。全长 200 米,路宽在 3 一 5 米之间。辖区内有柴桑小学、甘棠派出所等,常住居民也有 400 余户,是为目前老城区内较大居民区。由于南面(大中路)入口路宽已不足 3 米之故,一时权宜设立新的路牌:丁家场巷,东面通往督府巷之短巷也标注:丁家场支巷。如此称谓的混乱有悖于历史地名的稳定性,轻易更改,不可取!
原文配图
读后记:每回转载这些老文史工作者的文章,总会看到真诚的、满腔热爱的呼吁,让我说什么好呢……
浔阳叙话
记录赣鄱历史,讲述浔城故事,品鉴风俗滋味,漫记百态众生。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