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字母文字传奇
21. 婆罗米印度字母史
世界真奇妙,腓尼基字母沿“东方路径”传播演变的阿拉姆字母,其延伸出来的第四条分支,在希伯来字母、纳巴泰字母和叙利亚字母之后,居然派生出了印度早期字母文字婆罗米(Brahmi)。婆罗米字母可能产生于公元前7世纪,但正式现身却是在公元前3世纪的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期。
让我们接着第二章《印度雅利安歌吠陀》的线索,继续往下讲述。
穿越兴都库什山脉开伯尔山口的印度-雅利安人,看到了他们面前有条大河(印度河),便按照梵语语音“河流”(Sindhu)将这里取名为“信度”。后来者波斯人也依照波斯语将梵语“河流”开头的“S”改为“H”,称印度河流经的国家为Hindush。当亚历山大大帝率领希腊大军从西北开伯尔山口入侵印度,舍弃首字母“H”改为“I”,用希腊语称其为“印度”(Indos)。中文里的“印度”也有双重词汇现象,分别为“身毒”(Sintu)或“印度”(Yin-tu),前者明显来自梵语,后者则来自波斯语或希腊语,不过这些都是后话。
公元前1500年至前1200年,印度-雅利安人陆续抵达印度次大陆,首先定居在旁遮普地区,从而拉开了印度吠陀时代的历史序幕。
“吠陀”(Veda)是印度古代宗教典籍的统称,梵语赞美诗“梨俱吠陀”(Rig Veda)仅为其中最古老的一部。早期吠陀时代亦称梨俱吠陀时代,正是这批进入印度的雅利安部落人创作了梨俱吠陀。请注意,我们称之为“雅利安部落”(Aryavarta),其原义是“被移动的牛群”,指的实际上是吠陀牧民。牧民们带着他们的牲畜四处走动,带来了印欧语系的印度-雅利安语,它的“雅语”形式称梵语(Sanskrit),但是他们没有带来任何书面文字。《梨俱吠陀》仅仅由祭司用梵语口头传播而流传,直到公元4世纪才被后人用婆罗米字母首次记录下来,所以婆罗米字母也可以叫做梵文字母。
为了方便下面的叙述,我们需要看一看印度的地理环境。在印度圣城瓦拉纳西,有座供奉印度大地母亲的庙宇叫做“印度母庙”(Bharat Mata)。一幅用白色大理石筑成的印度立体地形图坐落在母庙大堂内。
从地形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印度次大陆的周边,西面为阿拉伯海,东面是印度洋,北面是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兴都库什山的开伯尔山口高悬在次大陆的西北角,是陆地进入印度的唯一通道。次大陆本土北部为富庶的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为贫瘠的德干高原。
定居在旁遮普的雅利安部落逐渐由“梨俱吠陀”之乡向东扩散,他们与印度的原住民、黑皮肤的达罗毗荼人(Dravidian)争战不断。到公元前1000年前后,雅利安人势力逐渐扩张到了恒河流域,散遍整个北印度。他们继续往南驱逐(或同化融合)达罗毗荼人,把未被融合者驱赶到次大陆更南方的德干高原。
再次定居北印度的雅利安人将恒河视为母亲河,他们最初以畜牧业为主,转入定居生活便开始种植大麦等农作物,使用畜力耕作、沟渠灌溉以及施肥技术。随着战争不断的增多,军事首领和僧侣贵族的权力也不断增大,社会发生分裂,氏族部落正式解体,私有制和瓦尔那制度(即种姓制度)开始出现。确立了婆罗门(僧侣祭师)、刹帝利(国王武士)、吠舍(商人农民)、首陀罗(奴隶)的等级制度,以及没有被列入制度内的达利特(Dalit),即所谓的贱民或“不可接触者”,多由罪犯、战俘或是跨种姓婚姻者及其后裔组成。印度的四种姓是按肤色深浅设置,其中婆罗门和刹帝利即征服者,浅肤色的雅利安人。种姓之间不可通婚。
印度-雅利安人有自己的原始宗教。他们以梵天为主神,还有毁灭之神和舞蹈之神湿婆,以及光明之神毗湿奴,形成了自然崇拜的吠陀教,其后又以征服者的姿态发展为婆罗门教和印度教。梵天的传统形象乃四颗头、四张脸以及四只手臂,口中不断地诵读《吠陀经》,这种形象后来演变为小乘佛敎里的大梵天王(即四面佛)的原型。“梵”字其实是将原文发音“Brahman”的梵语翻译过来的中文译音。
当年的北印度的政治组织一般以定居的雅利安部落命名,形成了诸多血缘加地域的小邦国,而且互相争夺地盘,征战不休。到了公元前6世纪下半叶,北印度形成了四国争雄局面,先后有摩揭陀王国、难陀王国等邦国相继称霸。吠陀时代晚期的印度进入了列国时代,就类似于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
然而,自公元前1700 年印度河流域文明突然“失踪”后,整个吠陀时代的印度都没有发现文字的踪迹。直到公元前 3 世纪孔雀王朝阿育王时代,人们才明确知道,印度重新有了自己的文字,那就是阿育王石柱铭文。
希腊亚历山大大帝入侵印度北部之后,公元前324年,一位名叫旃陀罗笈多(Chandragupta)的人趁乱世自立为王,率军攻打难陀王朝的都城华氏城。因为他的家族曾替难陀王室养孔雀,所以他建立王国被称为孔雀王朝。公元前269年,旃陀罗笈多的孙子阿育王(Ashoka)登上王位,即位八年后出兵讨伐羯陵伽王国,终于统一了印度全境,把印度带上了古代历史的辉煌时期。
阿育王在统治初期是个暴君。他在发动羯陵伽战争后,用他自己的话说:“十五万人被驱逐,十万人被杀害……”。阿育王对残酷的战争给人民所造成的灾难感到万分后悔。为了表示悔恨,他皈依了佛教,使佛教成为印度的国教,自己也改称“无忧王”。
公元前 3 世纪,阿育王大帝在整个印度次大陆建立了一系列分散的巨大石柱——阿育王石柱,柱子上的铭文列出了基于佛教教义的道德法令(敕令)。现存的阿育王柱,含破损的共有19处。平均柱高10-13米,重可达50吨。最有名的是位于瓦拉纳西鹿野苑的石柱,四狮背靠背挺立的柱头已成为印度国徽的图案。
最珍贵的,是这些石柱上镌刻着阿育王发布的基于佛教教义的道德法令,称为阿育王敕令。这些铭文分散在目前的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地区,是佛教的第一个有形证据。敕令详细描述了阿育王的佛法政策。经后人翻译后可得知,铭文围绕几个反复出现的主题:阿育王皈依佛教,他传播佛教的努力,他的道德和宗教戒律,以及他的社会福利计划等等。
对于本章印度文字传奇而言,此时此刻,我们才算正式进入了正题:阿育王敕令上的多数符号,是用一种古老的婆罗米字母(Brahmi script)来书写,正是印度消亡已久的文字。
婆罗米(Brahmi)意思是“来自大梵天的”,据说这种文字就是由婆罗门教主神梵天(Brahma)创造,是不是与“梵文”的说法相当接近?其实,这一名词是19 世纪末由法裔英国语言学家特里安·德·拉库佩里(Terrien de Lacouperie)提出。他参考了大乘佛教经典《普曜经》,以及中国唐代道世和尚撰著的《法苑珠林》等中国古代文献后,建议用“梵书”(即婆罗米文)来命名阿育王碑铭上的文字。
可能因为印度没有记录历史的传统,当年发现阿育王石柱的人,谁也不认识这些文字符号,也不知道这些文字来自何方。就如同商博良破译象形文字,罗林森破译楔形文字一样,在印度字母文字的历史长河里,文字学家同样遭遇到释读婆罗米铭文的难题。
1836年,利用印度-希腊国王阿加托克利斯的希腊-婆罗米双语硬币(而非双语铭文),出生于挪威的德国东方学家和印度学家克里斯蒂安·拉森(Christian Lassen)首次成功破译古婆罗米文,正确地识别出几个婆罗米字母。
拉森也是波恩大学古印度语言和文学教授,他在攻克婆罗米字母的同时,也继续了他的德国同胞格罗特芬德(1802年)的努力(参见《楔形文字传奇》),对古波斯楔形文字的解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且证明了波斯楔形文字与梵文是“姊妹”关系。
最终破译婆罗米字母奥秘的,是在坎宁安爵士的协助下,由英国考古学家詹姆斯·普林塞普(James Prinsep)完成。在第三章《印度河印章字之谜》里,我们曾经提到过坎宁安,他是著名的英国考古学者,最早刊行公布印度河流域文明印章文字的人,后来担任过印度考古调查局局长。不过在1833年-1838年期间,他刚到印度就遇到了普林塞普,并成为后者的密友、知己和学生。普林塞普将他对印度考古学和古物的终生兴趣传给了坎宁安。坎宁安反过来支持和帮助普林塞普的破译工作。
19 世纪初东印度公司统治印度期间,阿育王碑铭文字的破译成为欧洲学者关注的焦点。普林塞普当时既是东印度公司加尔各答铸币厂的化验师,又是从事考古研究的孟加拉亚洲学会秘书,博学多识。除了考古学研究之外,他还精通化学、气象学、印度经文、钱币学、和矿产资源。对于破解阿育王石柱的未知铭文,普林塞普自己感到义不容辞。
1834 年,在坎宁安的陪同下,普林塞普来到印度北方邦的阿拉哈巴德,这里也有一座阿育王石柱,是少数几个刻有阿育王敕令的现存石柱之一。铭文连续刻在柱子周围,包含着与其他柱子相同的六条阿育王法令。坎宁安观察说,阿育王时期幸存的铭文“大小均匀,整洁且刻得很深”。这部阿拉哈巴德石柱铭文对于普林塞普的破译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普林塞普根据克里斯蒂安·拉森识别出的少数婆罗米字母分析,这篇铭文提到了一位名叫Piyadasi(毗耶达希)的国王,他最初认为那是一位斯里兰卡王。随后,他根据一份斯里兰卡巴利语手稿将Piyadasi与阿育王联系起来:佛陀成佛二百一十八年后,毗耶达希(Piyadassi) 即位,他是旃陀罗笈多 (Chandragupta)的孙子——原来阿育王(Ashoka)又名 Piyadasi。这样一来,普林塞普只需要读通了铭文文字,就可以辨认出更多的婆罗米字母。
最终的突破是一块刻在神兽上方的铭文:这段铭文末尾的最后两个字母被普林塞普正确地猜测为“dǎnam”(捐赠)一词,而该词也出现在桑奇佛塔和巴尔胡特佛塔大部分铭文的末尾。这一假设使得詹姆斯·普林塞普于1837 年完全破译了这种未知的文字。
普林塞普成功破译的正是他心心念念的婆罗米字母。1838年3月,他发表了一系列成果,翻译了在印度各地发现的大量岩石法令上的铭文。他还提供了一份“几乎完美”的完整婆罗米字母表,为印度人民找回了一段珍贵的失落记忆。
从普林塞普提供的婆罗米字母表中似乎可以发现,这种字母与西亚地区的阿拉姆字母有相似之处(参见上图红框处,公元前5世纪的婆罗米字母表)。早期婆罗米字母与阿拉姆字母相比,有三分之一相同,三分之一近似,另三分之一也有相像的痕迹。
按照现代学者的主流说法,婆罗米字母就源于阿拉姆字母。它可能最初是由两河流域的商人带入古印度,在印度列国时代之初的公元前7至前6世纪间已有流传,但当时书写材料多为棕叶之类,今已毫无留存。直到公元前3 世纪的阿育王时期才显著地呈现在后人面前。
但是,也有人持文字“自创”说,即认为婆罗米字母是古印度原住民达罗毗荼人所创,至今依然争论不休。由此可见,阿拉姆字母演化的第四条分支是否成立还有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