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去年之前,我上复习课的模式基本上都是带着学生把每个章节的思维导图过一遍,然后凭着平时改作业的经验对学生的薄弱点(我认为他们的薄弱点)进行有针对性地讲练习题。去年寒假,我们学校组织了《数字时代的学与教》共读活动,每天听着陈蕾老师的解读,感觉自己的各种教学理念受到强烈冲击,其中在讲到“数据决策”这一章节时,我忽然就深受启发,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们总是去凭经验去做决策,它精准吗?后来,在我的复习课里我又加入了一个环节,在对每章节思维导图梳理后,再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后,再进行讲练习题。
在今年暑假,我被陈蕾老师的一篇文章“选出你们的好题”吸引了,文章里写道,陈蕾老师当时上的是高三政治复习课,她让学生从“挑战易混易错点”开始,首先学生独立思考,确认易混易错点,在接下来的小组活动中每人分享课前选取的两道题并向组员阐述自己的选题理由,最终小组要从8道题中选出2个“好题”,好题的标准是全班答题正确率要介于30%-75%。每组选好题后再全班抢权取得“好题”检测权。这个复习课模式太棒了,我不禁为之喝彩!题目不是来自于老师,而是来自于学生,首先学生对同伴迷惑点的了解大概率是胜于老师对其的了解,再者,学生自己出一道题绝对要胜过自己做若干道题目,这个模式不正是真正体现了让学生在学习中同时扮演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角色吗?反复看了几遍陈蕾老师的这篇文章后,我就萌生出在自己的复习课上也采用这种模式的想法。想到就赶紧去做吧,没有什么比“想”更内耗的事情。于是,在这学期一开始,我就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出题能力,在遇到思维过程稍强的题目时,我就会让学生仿照题目编一个同类型的题目,结果发现,学生的“造题”能力远超过我们想象,经常会带来一些小惊喜……。
昨天带着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进行知识点梳理后,又对全班的薄弱点和易错点进行了问卷调查,经过对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我向学生呈现了调查结果,并让他们针对调查结果完成单独出题,然后就来到了今天的课堂,同样经历了小组活动中的阐述选题理由和小组选题,抢权取得好题检验权及验证过程。
镜头切到王博士点评现场(也是我最期待的时刻),“小组选出来的题目确实是小组选的吗?”“是啊”“确定不是直接选的学霸的?”听到这里,我心虚了,在选题阶段确实听到每个小组都在讨论了,但大概率会存在“为学霸是尊”的现象。我现在回忆上课的情况,第一组,第三组和第四组出示的确实都是学霸出的题目,这是我事先没有考虑到的情况。“那怎么解决这样的问题?关键在于要给出客观的评价标准”,对啊,好题的标准是什么?我只给了正确率的区间这一个标准,那题目的优劣是非到底怎么来评价?所以在课前我就应该把评价标准列出细目表来,然后小组成员根据标准再来选题,这样的结果才会更客观,同时在评价过程也训练了学生的高阶思维。
随后王博士又给了我灵魂一问:“你一节课五组的题目全部出示了,整节课都是一个模式下来”。这个确实是硬伤,我原来的课堂设计里还有个学习任务单,但没想到学生出的题目计算量较大,课堂时间就不够用了。其实这时候更是体现老师教学智慧的时候,时间不够用,就要懂得取舍,我可以只出示三组题目,省出来的时间可以换种形式做学习任务单,或者让学生在说思路的环节由部分人说一说改成全班同学写一写,这样更能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和对知识的深度理解,课堂容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让我们的课堂内涵更丰富。当听到王博士说“课堂内涵更丰富”时,我的耳朵立即对“课堂内涵”产生回音,当我们建立了一定的教学模式后,怎样设计课堂才能在不改变教学内容的情况下让课堂内涵变得更丰富?我想这可能将是我接下来要思考并实践的内容。
PS:另外,今天必须要好好反思的是,第三组选上来的题目是学生的一道关于图形重叠求面积的改编题,选题方向非常好,但给的数据却有错误,我当时就想着解题思路,至始至终都没有发现数据上的矛盾,这真是犯了一个非常不专业的错误!上课时我还神清气爽,下课被告知这个错误后真是臊得我满头大汗。知耻而后勇,以后的教学中要更严谨,更注意细节,更专业!
写在最后:
呼应一下开头写的共读活动,说实话,在去年寒假参与的《数字时代学与教》共读活动中,接受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确实受到很大的信息冲击。但当时我还未体验过麻吉星教学系统,纸上得来终觉浅,也确实没有太深的切身感受。但这个学期开始启用麻吉星之后,现在这本书已经成为了我的手边书,感觉她就像我教学设计时的一本字典,在我需要设计某个环节时,我就翻开目录,找到关键词,然后再找到相应的页码,去里面寻找灵感,真的像极了一本教学字典。也是现在我才真正体会到她的内涵“她是信息化教学的工具书,启发教学新思维的书,需要反复阅读的书,需要在实践中才能读懂的书”。同时我也建议大家多去读一下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反思与随笔,说不定哪一个点就直击你的心灵了。最后,非常感谢陈蕾老师的文章给我带来的教学启发,希望有机会走进您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