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余秋雨简介,相当震撼。中国当代文学家、史学家、美学家、探险家。
暂且称为“余老”吧!余老应该很庆幸,在21世纪的今天,有一位20世纪末出生的小男孩,21世纪二十年代,正值青春的青年人,同样喜爱文学、史学;同样在追寻生活中的美学,在思考与寻找,“什么是世间最好的真、善、美”。探险在任何时代都需要勇气、毅力、财富,这是我对当下探险的理解,所以,在我没能力探险的时候,更多的是培养探险精神,通过网络了解探险,当某一天,花开的季节,同样会为自己留下一笔珍贵的经历财富,而去探险。
文学、史学,在21世纪,是轻而易举的学习、了解、交流、传承、发扬的时代,因为有网络、宣传、流量可以快速获取,更多的是感染更多人爱好我国的经典、爱好文学、史学作品。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而人,在这个过程中,随波逐流、肆意的浪费与消耗我国的书香文化,我国的上下五千年经典智慧,已然被抛弃,如果不去传承与发扬,可想而知,下一个百年,22世纪的今天,后人们能学习到什么?
同时很庆幸,我没有离开校园后丢失对文学、史学的热情,相反,在开放性的中国,在21世纪的今天,“诸子百家,百花齐放”,我可以随着我的经历、我的阅历,随着开放性、随着科技、尽情的阅读当下的文史作品,勇敢的写一些有思想、有内涵的文章出来,静待花开,等待志同道合的人来分享与交流,潜心缔造,等待有能力的人来传承与发扬。
1946年8月出生,早在“文革”灾难时期,针对以“样板戏”为旗号的文化极端主义,勇敢地潜入外文书库建立了《世界戏剧学》的宏大构架。灾难方过,及时出版,至今三十余年仍是这一领域的权威教材。
“余老”出生在我国抗日战争末期,可见幼年经历了颠沛流离,“文革十年”1966年起-1976年止。时间来推算,“文革”期间,余老同样正值青年,所以,才会“反其道而行之”,才会创造出《世界戏剧学》这一伟大的作品吧。同时随着“文革”的结束,及时出版,给我们提供了更多可以学习的机会。
“余老”是我国当代作者,他的时代跟我祖父辈时间重合,我的祖父出生于1947年7月,以祖父的文化思想来看,更能体会到“余老”的不易、伟大。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因三度全院民意测验皆位列第一,被推举为上海戏剧学院院长,并出任上海市中文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兼艺术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曾任复旦大学美学博士答辩委员会主席,南京大学戏剧博士答辩委员会主席。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十大高教精英”、“中国最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等荣誉称号。
1985年左右,任职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可见,改革开放初期,对于人才的重视。
在担任高校领导职务六年之后,连续二十三次的辞职终于成功,开始孤身一人寻访中华文明被埋没的重要遗址。所写作品,往往一发表就哄传社会各界,即激发了对“集体文化身份”的确认,又开创了“文化大散文”的一代文体。
“任职六年,二十三次辞职”,如果不是真的热爱文学、不是真的视财富、荣誉为尘埃落土,谁也不会有勇气和毅力做出这么伟大的决定。也就不会有更多的“文化大散文”文体。所以,我们应该感谢“余老”这类人。
聊到散文,我记忆中,幼儿园时期,最开始学的连续性文章,就是以散文开始,内容已经记不清了,肯定是散文节选。
20世纪末,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了巴比伦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来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一系列重要的文化遗址。他是迄今全球唯一完成此举的人文学者,一路上对当代世界文明做出了全新思考和紧迫提醒,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以上是1995年左右,我出生的时候,我国就已经有这种户外探险以及文明探索了。可能是接触面窄,一直到2014年,大学期间刷学时,才看到了我国不同地区的人文风情。
他所写的大量书籍,长期位居全球华文书排行榜前列。在台湾,他囊括了白金作家奖、桂冠文学奖、读书人最佳书奖等多个文学大奖。在大陆多年来有不少报刊视频向全国不同年龄的读者调查“谁是你最喜爱的当代写作人”,他每一次都名列前茅。2018年他在网上开播中国文化史博士课程,尽管内容浩大深厚,收听人数却超过了六千万。
等等,“余老”的简介后续还有,快节奏时代,更需要适可而止。最后,以扉页的内容结尾。
文化苦旅 千年一叹 行者无疆
中原文脉 君子之道 修行三阶 极品美学
老子通释 周易简释 佛典译释 文典译写 山川翰墨
借我一生 门孔 天幕归思 秋雨诗选
冰河 空岛.信客
世界戏剧学 中国戏剧史 观众心理学 艺术创造学
北大授课 境外演讲 台湾论学
写于2023年4月30日 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