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离上一次读书会过去了好久的时间,年前到年后,一直盼望着,就像小伙伴说的,自从认识辰安老师,生活的每天都不一样啦,每一次读书会都是一次成长,每一次读书会都是更深入的了解自己的机会。
每一次参加读书会都会发现自己新的觉察,新的反思,新的感受,新的成长,新的智慧,这也是我们一直追随的原因吧,不断发现和了解自己的过程,找回自己的过程。
1.平等的吵架
你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是怎样的?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吗?
小伙伴分享没学习P.E.T.的时候,是第一法,我说了算,忽略孩子的感受,孩子是弱势;学了P.E.T.以后,是第二法,意识到过往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开始注重孩子的感受,和还在在一起的时候,一切以孩子的感受为中心,保护在意孩子的感受,自己开始在孩子面前卑躬屈膝,隐忍自己的感受,很憋屈;
再到现在,当孩子对自己吆五喝六,下达各种指令时,自己会表达说,你这样和我说话,我很不舒服,我也会有情绪,我也需要被尊重,妈妈不在隐忍,而是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女儿也表达说,我也有情绪。
从第一法的妈妈高高在上,到第二法的孩子占据高位,双方的关系都不是平等的,总有一方在隐忍,在默默承受一些言语或非言语的伤害。
到了后来,双方都在为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负责,坦诚地互相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时,会发现彼此之间没有了牺牲,没有了妥协,是完全的平等的关系,这样的吵架,这样的表达很平等,很舒服,很爽。
小伙伴的分享真的是让我也想到,作为在权威下长大的我,很不想让孩子在受到自己小时候的待遇,也就是不想让孩子在遭遇第一种情况,就会格外注意孩子的感受和需求,让自己小时候不被满足的需求,统统满足孩子;不被理解的感受,努力去理解孩子;被第一法对待的伤害,不能让孩子在受到一点。所以,很容易就去到第二法,过度担心她受到伤害,小心翼翼,不惜让自己委屈来成全孩子,又或者说虚假接纳,忽略自己真实的感受,选择隐忍。
在写这些,不让孩子受委屈,不让孩子被伤害,突然觉得有好多自己的投射,还有很多的越界,还有不信任在里面,还有没把孩子当做独立的个体来看待,这些都是自己的认知,而非是孩子的。
所以,检视自己,有些时候真的是在第二法,自己会憋屈,隐忍,虚假接纳。好处是,不断地在P.E.T.里浸泡,觉察,成长,会慢慢地向那个平等的方向走去。
2.试图解决孩子迟到的问题
关于孩子总是上学迟到,感觉没有规则感,说他,他会反抗说迟到怎么了,自己就会很纠结,我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让他上学不迟到呢。
上学迟到会影响到其他同学,会影响到老师,会影响到老师、同学和他的关系,人家怎么看他,以后长大了怎么办?如果他都不在意迟到的事情,那我就更应该去纠正他没有规矩这件事。
感觉每天催促他的时间,是越界,可是不催促他就迟到,就是没有规矩,没有规则感,我想让他讲规矩,想让他不迟到,可是又不知道怎样做。
如果想要和孩子一起第三法和孩子沟通,讲规矩是应该的,不应该迟到,我们要如何做?
老师说,“带着解决方案的第三法”是第一法,真正的第三法是摒弃第一法和第二法,直接进入第三法。我们看到的迟到是孩子的行为,对我而言,更在意的是孩子当下的状态,孩子的状态是放松的,还是紧张的。
安心老师书中写到,若父母不能成为孩子放松的港湾,不能允许孩子做自己,给予孩子理解,让孩子活在对生活的恐惧中,那么孩子极有可能会感到绝望,选择关闭自己的感受,放弃自己的梦想,活成别人想要的样子。
如果在妈妈的反复催促下,孩子的内在状态越来越紧,那么孩子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来缓解,来给自己解绑。
小伙伴表达说,一直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上,还有担心对别人产生影响上,但从来没有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上,放在对方的感受上,缺少那种心里的连接。
有的时候,面对问题好像习惯用一些愤怒啊,指责处理问题,好像有意在逃避自己真实的感受,逃避和自己连接。有的时候,也是不清晰自己真正的感受是怎样的,好像很多时候,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怎么了,好像找不到线索来帮助自己,所以总在外界找答案,来给自己一些启发。
这样的情况,相信很多“听话”的孩子都有,听话听惯了,找不到自己内心的声音,有的只是外界的声音和感受,外界的规则,外界的应该,外界的对错,压抑了自己,迷失了自己。同时,我们的内心还有一些期待,有一些希望,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别人的分享,可以给自己带来新的启发,新的发现,新的蜕变。
辰安老师分享说,压抑(感受和需求)有多深,攻击有多强。因为压抑,就有攻击,这个攻击包括对自己的攻击还有向外的攻击,很多时候,这个攻击我们会更多的发在我们最亲近的人(配偶和孩子)身上,那是让我们感觉安全的人,所以会随意发泄自己的攻击。
那些压抑,可能伴随了几十年,需要我们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去倾诉,让那些压抑的需求和感受流淌出来,这样我们的第三法会更好的使用起来。
能让事情变好的是心与心的连接。遇到问题,先缓缓,深呼吸,连接自己,连接对方,问题有时无需解决就不见了。
3.放下义务,分清界限,给自己松绑
分清界限,说起来很简单,实践起来也需要一个过程,从界限模糊→冷漠的界限分明→带着温度的真正的界限感。
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
第一个阶段我们总想着替孩子解决,很容易越界,界限不清晰。比如,孩子在学校默写错了三个字,你就很想让孩子好好在记记,每次默写能全对,孩子回家后,你就会进行各种说教、指责和给解决方案。孩子的事和自己的情绪搅混在一起,界限混乱。
第二个阶段,分清是孩子的问题和我的问题,心里痒痒。清晰了孩子的作业问题是孩子的问题,自己因此产生的情绪是自己的问题,然后心里还是有些不受控制的心里痒痒,想要去干涉,因为知道了界限的存在,而强忍着控制自己不管不看。
第三个阶段,分清是你的问题,我的问题,然后信任过程的发生。明白了彼此的界限,孩子为自己负责,自己为自己的情绪负责,然后带着一份尊重,信任和放松的状态面对彼此。
就像安心老师在书中写到的,真正的界限感是带着温度的,是源远流长的细水,滋养彼此的灵魂,因为当中充满尊重与信任。
放下期待似乎更是分清界限的一种情形,生活中,我们的父母对我们有怎样的期待?带给我们的感受如何?我们对自己的孩子又有哪些期待和担心呢?
父母希望我们可以好好听话,不惹是生非,希望我们可以成龙、成凤,让自己有面子;父母希望可以照顾自己的侄儿,给自己的侄儿买套房子;带给我们感受是,很有压力,要努力做到父母眼中的样子。
期待孩子可以成长为我们希望的样子,我们欠缺的,孩子要有,不能欠缺,比如自己没有主见,就希望孩子可以成长为有主见的样子,当孩子出现似乎没有主见的现象时,就容易有情绪。
我们没有啥,期待啥,就想从孩子那里被满足,期待是控制。我们需要的是自己的期待,自己满足,喂养自己的期待,富养自己的期待,这是自我负责的表现。即使我们对孩子有期待,孩子做到了,我们很开心,开心也是我们自己的;孩子没做到,我们有失落,失落也是我们自己的。
停止期待,其实就是开始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任。当你真正意识到自己才是生命的主人时,就不会在关系中投射你的期待了,我的期待只与我自己有关。
父母对我们的期待,也还给父母,做我们可以做到的,做不到的也不勉强自己,不自我攻击,不自我越界。这样的一段话真的好解绑,我们无需在背负父母的期待。
也无需一味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因为我们的状态不同,回应的方式也不同:
当孩子有情绪,我们因此产生情绪,随之一通的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
当孩子有情绪,我们先把自己的情绪打包,然后倾听孩子;
当孩子有情绪,我们先发送面质,然后在倾听;
当孩子有情绪,我们先找个空间处理自己的情绪。
面对孩子的情绪,我们也不是一味的满足和接纳孩子,没有义务一直满足孩子。
作为成长中的妈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为自己的情绪,过往压抑的感受和需求负责,去成长或疗愈,而不是让孩子承担压抑的情绪或伤痛,把自己的情绪投射到孩子身上。
找到自己的方式有很多,自我对话,自我倾听,复盘记录,跑步,找倾听伙伴倾诉等等,这些都能很好的帮助自己,帮忙我们自己,倾诉我们压抑的感受和需求,满足我们自己,调整我们自己。
在我信息、倾听还是第三法等技巧中,都离不开自我调整。我们一起通过倾听来互助、自助吧。
作为孩子,我们没有义务满足父母的期待;作为父母,孩子没有义务满足你的期待,你也没有义务随时满足孩子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