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瓜果飘香。
在这美丽与收获的季节,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踏上通往省城的文学研修之路。
坐在奔驰的列车上,望着窗外呼啸而过的江河青山,村庄田野,我不禁感慨万千,实话说,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文学盛会,有些惶恐,有些忐忑,但同时又深感荣幸,和众多省内及宁夏来的优秀作家共同交流学习,也是我写作成长路上的一大幸事。
培训班设在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的福建马尾海上明珠大酒店,走进酒店大门,别具一格的欧式建筑,处处让人感到浓郁的欧洲风情。酒店背靠罗星塔公园,面临闽江,依山傍水,环境幽雅。在那风云动荡的年代,这里曾经是马江战役古战场,站在江边,仿佛还能听到那一声声激烈的枪炮声,还能感受到那场荡气回肠的战争惨景。
一连数日的研修学习,我感觉收获颇多,课堂上老师们或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或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激起了我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了捕捉老师们的金句,我竖起了耳朵,奋笔疾书,恨不得将每一句话都记录下来,回去慢慢咀嚼,慢慢消化...
陈毅达老师说,一篇好的文章一定是来源于生活,脱离生活,闭门造车是写不出好文章的;
他还说,每个作家都是一棵时代的树,新征程中如何用手中的笔来描绘我们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余岱宗教授带我们一起进入汪曾祺小说世界里遨游,领略了“人在其中,却无觅处”的“氛围之美”;石华鹏老师为我们分析了自媒体时代文学传播的特征,告诫我们应当低头写作,抬头看路,教我们掌握小说“无中生有,有中生无”的虚构技巧;何向阳老师鼓励青年作家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生活,把“国之大者”的情怀落笔于纸上,以妙笔书写出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诗文传家远,书香满中华。通过四位老师的倾情授课,深刻感到了他们对文学这份责任的呼吁和期待。在这里,我见识到陈毅达主席的温文尔雅,余岱宗教授风趣幽默;也见识到了王华鹏主编的博学多才,他们毫无保留地把他们的独门绝技倾囊相授,这让我十分感动。我感觉到,有一些东西正在萌芽,有一些改变正在发生...
写作三年来,我在文字里艰难的摸爬滚打,我没接受过文学写作方面的系统培训,没有文学写作方面的天赋,缺乏对文字娴熟的驾驭能力,仅凭着对文字的一腔热爱,促使我用笨拙的手书写着稚嫩的文字。
通过老师们的授课,我知道阅读的重要性,文字从哪来?道出了输入的重要性。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精明的厨子也无法用一锅水做出丰盛的晚餐,这就需要我们大量阅读,从读名著入手,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精品,读的多了,接受的多了,理解也会随之提高,那么你所有读过的书都会在某一天潜移默化回馈给你。
我以前写作,就是今天有感想了,写一篇,没有什么感想索性搁笔不前,完全靠灵感写作,不能一以贯之坚持。
热爱是最好的天赋,有人说,文学创作就是在和生活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仅有轰轰烈烈的恋爱是不够的,还需要用心经营生活,譬如结婚生子,把孩子养大,让他(她)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就是作品。作品如人,也有优秀、平庸。
文学赋予我们智慧,激发我们思维,表达我们情意,传播我们思想,用文字凝聚同心,创造出永远与时代相辉映的优秀作品。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一个民族需要有一群仰望天空的人,他们不是只注意着自己的脚下”。仰望天空的这一群人,就是有信仰有追求的一群人,正是一个民族的希望。作家理所当然应成为仰望天空者,文学作品理所当然应承载民族的希望。
追攀更觉相逢晚,谈笑难忘欲别前。结业并不意味着结束,写作是一条漫长的修行之路,研修,研修,修的不仅仅是写作技巧,还有一颗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