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的一位女学者,做过这样的一个试验。她用手在桌子上敲了一段有节奏的音乐,这个音乐是测试者都耳熟能详的歌,比较通俗的脍炙人口的那种,然后让大家猜是什么歌。
结果怎么样?结果大部分人都猜不出来!
最终,这位学者就是凭借着这个实验获得了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到底这个实验蕴含着什么道理,能得到哈佛大学如此认可呢?那么请跟随我往下看,你会发现,生活中你也遇到过类似现象。
首先,你可以找身边的人做一下这个实验,结果估计会跟这个一样。测试者会认为,你敲的什么乱七八糟的,根本听不出来。而敲击者认为,我都敲这么清楚了你们怎么就是听不懂!
这位女学者将这个现象称为“知识的诅咒”。
敲击者自己本身有自己的庞大的知识体系,她敲的时候那个旋律在回响,自己会不自觉的脑补那个旋律,所以往往敲击者会认为“这太应该能听得懂了”但是听者方面,知识结构中虽然有这首旋律,但是仅仅通过有节奏的敲击声,在个人复杂、庞大的知识体系中是很难调出来这首歌的。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发现了自己遇到过的类似现象?就是平时我们跟人说话,觉得自己明明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但是对方根本就没听懂。
尤其是大人和孩子,老板对员工,领导对下属,或者是不同地域的人比如南方和北方。层级、学历、年龄、甚至是地域,相差的越大,这个现象越明显。根源是因为他们的知识结构差异大所导致。
工作中大量的困难,大量的矛盾就是因为知识的诅咒。营销也是一样。
曾经有一个啤酒厂叫舒立兹,他们的啤酒总是卖不动。老板很郁闷,后来有一天坐火车的时候,碰见了一个广告人,那广告人叫霍普金斯,霍普金斯说,你这啤酒卖不动我帮你,我给你写广告免费的,你告诉我卖点。
老板说,我这啤酒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卖点,跟别的啤酒都差不多,德国工艺德国口味,清爽感动世界,没什么好卖点。这个霍普金斯说不可能,是个产品就有卖点,来你跟我说说你的产品生产过程。他就讲啤酒怎么生产,讲到最后一步的时候,霍普金斯说停,找到卖点了,什么呢?
这个啤酒在灌装之前,要用高温的纯氧吹这瓶子,吹完以后再封上盖,这样的话这个瓶子就不会变质,口感就很好。
这个舒立兹怎么写呢?他说每一瓶舒立兹啤酒在灌装之前,都要经过高温纯氧的吹制,才能保证口感的清冽。长标题底下画一个吹瓶子的图,然后在写点美化的词语。
结果那老板拿过来一看,就乐了,说你太逗了,你一看就是外行你没卖过啤酒,这不行,这广告不行。
霍普金斯问:为什么?
老板很无奈的摇摇头:我都懒得跟你说了,因为你根本不懂啤酒,我跟你说吧,所有的啤酒都是这样生产的,这是啤酒生产的标准工艺。你开什么玩笑,我要拿这做广告被人笑死了,这根本不是我们啤酒的特点。
霍普金斯很生气说,咱俩打个打赌,我出钱你打广告,要是挣了钱你把钱还我,要没挣钱,这广告算我送你的行不行?
于是俩人签合同回去干。
看到这里,请大家想一想,假如你是一个喝啤酒的人,你看到一个广告,说这个啤酒要经过高温纯氧的吹制,才能保证口感的清冽,你会不会买一瓶来尝尝看?
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如果你买来尝了,你喝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我都替你想好了。
你会这样:打开一瓶,拿个杯子咚咚倒进去,拿起来一喝,啧啧,还别说,这口感还真不一样!信吗?
结果,广告取得很明显的效果,销量大增。
别的企业看了很无语、很无奈,心想谁不是啊!这么无耻,我们也打广告,写我们也是!哎,还是算了。。。第二个吃螃蟹的,叫的再响也没用了,最后无奈收场。
所以,下面要划重点了。卖啤酒的老板对于啤酒相当了解,为什么竟然找不到一点卖点呢?这就叫作知识的诅咒。
就是当你对某件事太熟了以后,你发现你根本说不出来、想不到,即使想到也会直接过滤掉,也不会觉得有多么吸引人。
人和人之间的沟通,知识的诅咒频繁的在作怪。
比如父母跟孩子:“那东西太脏,不能摸,在摸揍你啦”“你慢点,那样太危险啦”其实孩子根本没听懂。“脏东西里面有细菌,容易滋生感染”“乱跑,走太快,路过的车辆容易注意不到或者反应不过来,撞到你”这些都是你的知识结构里自带的,但是孩子的知识结构里并没有,所以你不愿意说,他就一直没有懂,你就一直觉得孩子不听话。
回想一下,你的生活中有哪些知识的诅咒?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