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武王嘉师丹传(一)
何武(?~公元前3年),字君公,他是蜀郡郫(音pí,脾)县(今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人。汉宣帝时期,天下太平,四夷宾服,神爵和五凤年间多次出现祥瑞感应。益州刺史王襄派出舌辩之士王褒歌颂汉朝大德,写成《中和》《乐职》《宣布》三篇诗歌。何武这年才十四五岁,和成都人杨覆众等人一起演唱歌舞。
这时,汉宣帝遵循汉武帝时期的做法,广求通达多才的异士,在宣室中召见何武等人。汉宣帝说:“这样的盛德大事,我怎么敢担当呢!”汉宣帝任命王褒为待诏,何武等人则赏赐锦帛。
何武拜见博士接受学业,研究《周易》,以射策甲科担任郎官,和翟方进志趣相投成为朋友。何武被光禄勋举荐质朴、敦厚、逊让、有行义者“四行”人员,升任鄠县县令,因为犯法被免职返回。
何武兄弟共有五人,都担任郡吏,郡县中人十分敬重忌惮他们。何武的弟弟何显家中有商人户籍,常年不交纳赋税,县中多次承担其应交款物。市场管理员中有名叫求商的抓住这点捕拿羞辱何显的家人,何显大怒,想要借助官吏职务的事情中伤求商。
何武说道:“这事因为我们家交纳租赋繇役不在众人之前,官吏奉公执法不也很应该吗!”何武最后报告太守,征召求商担任卒吏,州郡中人听说都很佩服。
过了很久,太仆王音举荐贤良方正,何武被征召参与对策,封为谏大夫,后升任扬州刺史。有很多何武举荐奏报的两千石长吏,他一定要事先向他们通告,服罪的替他们减除罪状,免职后就行了;对于不服罪的,用重刑处罚,抵偿罪行直至处死。
九江太守戴圣,就是制定《礼经》号称为小戴的那个人,他执法时大多不遵循法律,以前的刺史因其是当世大儒,总是宽容他。等到何武担任刺史后,巡视管辖中的囚徒罪状,有举报马上转给属郡。戴圣说:“这个小生能懂得什么,还敢想扰乱地方治理!”没对一项批转的案件进行重新裁决。
何武派从事官查访戴圣的罪行,戴圣这才害怕了,自请免职。后来戴圣担任了朝廷博士,对何武进行诋毁。何武听说后,最终也没宣扬掌握的戴圣恶行。戴圣儿子的宾客做了盗贼,被官府捕拿到,关押在庐江,戴圣自认为自己的儿子肯定会受牵连被处死。但何武却公平处置,戴圣的儿子最后未被处死。从此之后,戴圣心中惭愧服气。何武每次到长安奏报事情,戴圣没有一次不登门拜访谢恩。
何武担任刺史,两千石官员有罪后,随时检举奏报,对其余贤良和不肖的处置保持公平一致,所以郡国都重视他们的郡守和国相,州郡中一时清平。何武巡视部属时,肯定要先到学宫去面见诸生,考试他们的诵读情况,询问他们为政得失,然后才进入传舍,找出账本询问垦田顷亩数、五谷收成,然后才面见两千石官吏,把这些作为日常巡视次序。
在此之间,何武担任郡吏时,侍奉太守何寿。何寿知道何武有丞相的器量,并且因为是自己的同姓而对其厚待。后来何寿担任大司农,他哥哥的儿子担任庐江长史。这时,何武在官邸中奏报事情,何寿哥哥的儿子恰好也在长安,何寿就筹备酒宴召来何武的弟弟何显和老朋友杨覆众等人。在酒酣耳热时,何寿让他哥哥的儿子出来说道:“这个小子现在正担任扬州长史,因为才能低下,所以未曾前去拜见。”
何显等人十分羞愧,返回后告诉了何武。何武说:“刺史是古代的方伯,是君主亲自任命的,作为一州中的表率,其职责在于进善退恶。官吏政绩特别显著的,有隐居的百姓士人,这才能召见,不允许因私召见询问。”
何显和杨覆众一再强求,何武迫不得已才召见,赏赐其酒宴。就这年中,庐江太守举荐了何寿哥哥的儿子。何武的为官守法忌惮就是这样。
何武担任刺史五年,入京担任丞相司直,丞相薛宣非常敬重他。何武出京担任清河太守,几年后,因为郡中十分之四以上的面积遭受灾害而被免职。
过了很久,大司马、曲阳侯王根推荐了何武,朝廷征召他担任大夫。随后转任兖州刺史,又入京担任司隶校尉,转任京兆尹。后来,因为何武举荐的方正在受召见时,旋转身体一周后再拜,有关部门认为其属于行为诡异虚伪。何武被贬职为楚国内史,后升任沛郡太守,再次入京担任廷尉。
绥和元年,御史大夫孔光贬任为廷尉,何武升任御史大夫。汉成帝想要修建辟雍,建立三公制度,马上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何武改任大司空,封为汜乡侯,食邑一千户,汜乡在琅琊郡不其县。汉哀帝刚刚继位,褒扬奖赏大臣,更改南阳郡犨(音chōu,抽)县的博望乡为汜乡侯国,增加何武食邑一千户。
何武为人仁慈宽厚,喜欢举荐士人,总是勉励称赞别人的好处。他在任楚国内史时厚待龚胜、龚舍两人,在沛郡时厚待唐林、唐尊两人。等到何武担任公卿后,把这几个都推荐给朝廷。这几人能够显名于当世,都是何武所出之力,世人因此敬重何武。但是何武痛恨交结朋党,一定会向儒者询问考察以便相互参照鉴别。他想免掉官除吏,肯定先要制定科目条例来防止有人请托。何武所居的官位没有什么显赫名声,但在他离任后人们经常想念他。
等到何武担任御史大夫、司空后,他和丞相翟方进一起奏报说:“以前诸侯王负责断狱治政,内史主持监狱诸事,国相总揽纲纪辅佐诸侯王,中尉防备盗贼。现在诸侯王不再负责断狱行政,中尉官职被裁撤掉,其职责归并于内史,由郡国郡守国相委任,这是为了统一威仪,安定百姓。现在的内史位置卑微,但权势很重,威势与职务不相符合,不能统一尊重尊贵者,难以进行有效治理。臣请求国相的位置等同于太守,内史的位置等同于都尉,以理顺尊卑次序,平衡轻重权限。”
汉成帝批复说:“可行。”把诸侯国内史改称为中尉。
当初,何武在担任九卿时,奏报说应当设置三公官职,又和翟方进一起奏报裁撤刺史,改为设置州牧,后来经朱博奏报后又恢复原来的设置,其事情记载在《朱博传》中,其中只有改变内史这件事情继续施行。
何武奏报的多数都是这类事情,被号称为行事太过烦碎,不被称赞为贤良公卿。他的功绩名声和薛宣差不多,但其才干比上下薛宣,其通晓经术和为人正直上均超过薛宣。何武的后母当时还在郡中,何武派遣官吏返回迎接。正在这时汉成帝去世,派出的官吏担心路上有盗贼,就让后母留在了郡中,汉哀帝的左右近臣有人讥讽何武侍奉亲人不忠厚。
汉哀帝也想改换朝中大臣,就下诏策免掉何武,其中说道:“君相举措繁杂苛刻,不符合众人之心,孝敬的名声没有听闻,但恶名却流传开来,无法再表率昭示四方,马上交回大司空印绶,免职后返回封国。”
以后五年,谏大夫鲍宣多次为何武申冤,汉哀帝感动于丞相王嘉的答对,高安侯董贤也推荐了何武,何武于是再次被征召担任御史大夫。一个多月后,何武转任前将军。
先前,新都侯王莽被免职返回封国。几年后,汉哀帝因为太皇太后王政君的缘故,再次征召王莽返回长安。王莽的堂弟、成都侯王邑担任侍中,假称有王政君的旨意给报告汉哀帝,替王莽请求授予特进、给事中。汉哀帝在再次请示王政君时,事情露馅被发觉,王政君为这事向汉哀帝道歉。
汉哀帝不忍心诛杀王邑,把王邑贬职担任西河属国都尉,削减一千户食邑。后来汉哀帝下诏举荐大常,王莽私下里求何武进行举荐,但何武却不敢去做。
以后几个月,汉哀帝去世,王政君当天就命人引导王莽入宫,收回了董贤的大司马印绶,诏令有关部门举荐可以担任大司马的人选。王莽是原大司马,因为躲避外戚丁氏和傅氏才被免职,众人都称赞王莽贤良,再加上他是王政君的近亲,所以从大司徒孔光以下的大臣全朝都举荐王莽。
何武担任前将军,平时和左将军公孙禄交好,两人凑在一起谋划,认为原来汉惠帝和汉昭帝在作为少主时期,外戚吕氏和霍氏、上官氏把持大权,几乎倾覆了汉朝社稷,现在汉成帝和汉哀帝两世没有继嗣,正应当选拔刘氏近亲辅佐幼主,不应当让异姓大臣把持朝中大权,这样就能亲疏交错,为国家谋划更为方便。于是何武就举荐公孙禄可以担任大司马,公孙禄也举荐了何武。王政君最后决定起用王莽为大司马。王莽指使传话有关部门奏报弹劾何武和公孙禄互相称赞举荐,两人都被免职。
何武返回封国后,王莽的势力逐步强盛起来,自称为宰衡,暗中诛杀不依附自己的大臣。元始三年,发生了所谓的吕宽等人事件。这时,大司空甄丰受王莽指使,派遣使者乘坐传车查处这起案件中的同党,牵连到王莽想要诛杀的很多人,其中有上党人鲍宣、南阳人彭伟、杜公子,各郡国中被牵连诛杀的豪杰共有数百人。何武也在被诬陷名单中,大理正用槛车征召何武,何武选择了自杀。
事后,很多人都替何武鸣冤叫屈。王莽不敢违背众人的意思,就任命何武的儿子何况继承他的爵位,谥号何武为刺侯。王莽篡位后,免掉何况的爵位成为普通百姓。
黄其军
作于2022年2月15日(古历壬寅年一月十五)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