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文字下乡
文字的发生是在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了空间和时间的阻隔的情境里
乡土社会是个面对面的社会,有话可以当面说明白,不必求助于文字,这是文字的发生受到空间的阻隔的情境。而时间上的阻隔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个人的今昔之隔;一方面是社会的世代之隔。本篇文章内容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展开了详细论述。
人的生活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在他富于学习的能力。人因为拥有学习的能力,可以打破今昔之隔,也就是记忆,可以从过往继承经验,无论是来自自我的经历还是前辈的传承。这样人就可以运用所谓象征体系中最重要的“词”,通过不断地在学习时说着话,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应用的概念。靠着词使我们从特殊走上普遍,在个别情境中搭下了桥梁;又使我们从当前走到今后,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桥梁。
人的“当前”中包含着从“过去”拔萃出来的投影,时间的选择累积。
人的当前是整个靠记忆所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累积
在乡土社会当中,这样的词表现不一定要文。乡土社会中生活的人所需记忆的范围和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是不同的,他们所获得的经验,是在一定固定的条件保存的,个别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
在这种社会里,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当一个人碰着生活上的问题时,他必然能在一个比他年长的人那里问得到解决这问题的有效办法,因为大家在同一环境里,走同一道路,他先走,你后走;后走的所踏的是先走的人的脚印,口口相传,不会有遗漏,也就用不上文字了。(文字)
差序格局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
中国社会的格局是怎样的呢?中国人的“私”又该如何理解,社会关系是怎样的情况,在一章中作出了解释。
将中国社会与西洋社会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在社会关系与格局上存在诸多的不同。西洋社会是一种团体格局,比如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但是在中国就比较含糊,家庭一词可以指代的人特别多,可以小到自己最亲密的家人,也可以大到一整个庞大的家族。因此这个“家”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
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这样不清不楚表示出我们的社会结构,我们的社会是一个由己及人的圈子。在乡土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像丢石头到水中会形成同心圆波纹,这样的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个社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并且地缘关系也是如此。
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伸缩能力
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
由此,通过对比分析与社会探讨,本篇内容将中国社会的结构进行了剖析,这些内容也可以解释一部分人情世故的问题——即中国社会中延续许久的社会关系问题。对社会关系的思考具有一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