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设计过程的几点说明
1.要在课程完全开发之前就彻底想清楚评估内容(表现型任务和相关证据的来源)。教学可以被理解为“使”这些表现性行为得以发生的过程。评估还能指导我们区分教学内容的重要程度。
2.要根据评估预期结果所需的证据对熟悉和喜欢的活动及项目做进一步修改。
3.教学方法和资源材料的选择是放在最后的事情,教师要记住设计学生工作是为了让他们达到标准。
4.教材的角色可能会从主要资源变成支持材料。
第二章 理解“理解”
理解是智力层面的建构,是人脑为了弄清许多不同的知识片段而进行的抽象活动。
如果学生理解了,他们可以通过展示他们知道和能够做到的特定事情来证明自己理解了。
理解是学习者探求事实意义的结果。
理解的目标是利用已有内容生成或解释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利用我们记忆中的已有知识去发掘事实和方法背后的含义,并谨慎的加以运用。
理解面临着对思维的挑战。理解是通过有效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来明智、恰当的整理知识和技巧的能力。
理解的可迁移性
为了知道要应用哪一个事实,就要了解更多的事实,这个过程需要理解,即需要洞察本质、目的、受众、策略和手段。
理解是关于知识迁移的。对知识与技能的有效迁移能力,是我们在不同的情境和问题面前创作性的、灵活的、流畅的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理解是“超越信息本身”,如果我们通过理解一些关键的想法和策略来学习,我们就可以创造新的知识,并达到更深入的理解。
人们在学习时必须要学会迁移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影响迁移能力的是人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而不仅仅是对事实的记忆或对固定流程的遵循……尝试快速灌输大量内容,往往会阻碍学习,阻碍即将产生的迁移。
在训练儿童进行思维活动时,首先要注意我所提出的“呆滞思想”,几乎没有经过使用、检验或引入新的联系,直接吸收到头脑中的观点……有“呆滞思想”的教育不仅是无用的,甚至是有害的……我们引入的主要观点应是少量且重要的,并且能被应用到每一种可能的联系中去。
如果我们仅仅通过重复练习和记忆的方式学习阅读,把阅读当做解码过程,那么阅读一本新书将会成为巨大的挑战。
学生仅仅通过记住答案或知道解答同类问题的常规方法,是不能具备应对新情境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的。新情境和新问题是指,学生在没有指导或帮助的情况下,针对给定问题,必须完成以下内容……1.为了解答问题,学生对他的表述进行某种修改……2.在提取前面所学的一般性知识之前,要将问题表述修改为某种特定模式……3.问题表述要求学生从记忆中检索相关的一般性知识。
知识和技能是理解的必要元素,但是仅仅有这些条件还不够。理解还需要更多条件: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有缜密、灵活的处理事情的能力,有自我评估、解释和批判的能力。迁移包括搞清楚哪些知识和技能与当前问题有关,以及如何运用已有知识去处理当前面临的挑战。
让学生直接思考真实问题,有助于激发和唤醒学生的理解。
为了应试而让学生反复进行练习,其实是一种失败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