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原意是说做事就像倒着走路,不按常理出牌,现在已完全变成贬义,多指所作所为不符合公众价值观,违背时代潮流或人民意愿。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伍尚,小儿子叫伍员。
春秋时期,楚平王时期的太子太傅名叫伍奢,是太子建的恩师,而太子另一名老师费无忌却是个小人,在楚平王面前搬弄是非,屡次构陷太子,最终楚平王听信谗言,派人追杀太子,而太子得到消息就逃到了邻国。
伍奢给太子说情,楚平王盛怒下抓了伍奢关进大牢。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费无忌知道梁子结下了,为斩草除根,又怂恿楚平王去抓伍奢的两个儿子一起杀掉。
伍奢的两个儿子就是伍尚和伍员,性格虽不同,但都颇有才干。而伍员,就是我们所熟悉的那个伍子胥。
楚平王派人去诱骗伍尚、伍员觐见,伍尚依言赴死,而伍子胥则识破楚王阴谋,不甘命运受人摆布,成功出逃,一路历尽艰险。特别是狼狈出逃郑国后,途径陈国去吴国的最后一道关卡昭关那里最为惊险,到处都是捉拿自己的兵卒,多天无法出关,最终一夜白头,终于顺利混出关外,逃出生天,并最终到了吴国,京剧《文昭关》就是讲的这个故事。
楚平王将伍奢、伍尚连同家人全部处死,这让伍子胥心中充满仇恨。
伍子胥报仇的办法就是借吴国的兵力攻打楚国,为实现夙愿,伍子胥先暗中帮公子光夺取王位,这就是著名的吴王阖闾(hélǘ)。
在伍子胥的协助下,吴王阖闾多次攻打楚国,公元前506年,吴国终于攻破楚国国都郢,楚昭王出逃。
伍子胥无法抓到楚昭王,而楚平王已死,多年的深仇让伍子胥不顾当时的礼仪,刨开楚平王坟墓,曝尸于野,鞭打300下才罢休。
出格的做法遭到伍子胥楚国挚友申包胥的指责,伍子胥解释说,我这儿就像太阳要落山而路途还遥远,为报大仇,因此才要倒着走路,不按常理做事了。
故事到这还远没结束,精彩的吴越争霸即将上演。吴王阖闾在吴越战争中受伤并去世,吴王夫差继位,伍子胥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国公。
吴越战争结果大家很熟悉,夫差打败勾践,而勾践用美女西施换的一命,才有了后面的卧薪尝胆。
事实上,伍子胥一开始就主张彻底铲除越王,消灭越国,但夫差受人蛊惑并未采纳。相信伍子胥的性格一定说了不少风凉话,并将自己的儿子送往齐国,伯嚭就此诬告子婿谋反,而夫差竟赐死了伍子胥。
伍子胥含恨而死,睚眦必报的性格依然张扬,嘱咐家人在他死后挖出眼睛挂在东城门上,原因是他要亲眼看着吴国被越国灭掉。吴王听了怒不可遏,在五月初五命人将伍子胥尸体裹起来投入钱塘江中。
吴国终被越国所灭,而夫差悔之晚矣,据说羞于去见伍子胥,用白布蒙住眼睛才自尽。
好像跟端午节有点关系,没错,就是五月初五,也是投入江中,而且比屈大夫的楚怀王时代早了近200年。
这是端午节起源的一段公案,不少人认可端午祭祀的源头就是伍子胥,至今在江浙一带,还存有端午纪念伍子胥的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