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反馈系统”,几年前就开始留意这个环节,但推进得比较慢。那时发现尽管用心,也花了足够的时间,但向前走的还是不够。直到我明白有一个学习的漏洞被忽略——考试,很多人说中国的考试是应试教育,我书读得不精不确定,考试一直都是“八仙过海,各凭神通”的做法,所以没理解“考试”的真正意义,其实并不是为了排名、交差,这个环节是一个“反馈”,是检视学习是否到位的方式,考试处理得不好只能说学得还不扎实。
“反馈系统”不仅像考试一样检视,还可以发现是否有漏洞和未真正“认知”的地方。就比如平时看一本书学习,如果没有“反馈系统”,那看的过程只是把字过一遍脑子,能记下多少全靠缘分和感兴趣程度,实际很多知识点和工具并不能全被记下,甚至使用出来。面对这个问题最普遍的做法是通过叠加阅读次数加强学习,所以也就有了一本书每看一遍都会有新收获的说法(每次都是在前一次理解上加深,带着新问题再阅读),这个每看一遍就是简单的一次“反馈”。
在阅读学习时只有一直把书中的知识点与工具全拿出来“检视”(反馈)才知道自己通过“读”掌握了多少,或者通过考试填空,或者通过输出,或者通过做笔记,这些都是“反馈系统”。回顾阅读过的书籍,现在能完全用出来并有效的有多少,这真不是书上内容有误不全,完全是并没有真的“理解”。这个“用”也是一套“反馈系统”!
2
围绕这个“用”再举一个例子,学习五笔打字先背字根然后在使用中熟练,最后越来越快,其实已经完成了最普通的“反馈系统”了——通过打字来检视、熟练。但这种“反馈系统”也还有效率区别,我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了这个问题,太范不容易针对解决短板(整个熟练过程的下限就是由短板决定)。如果把每次卡壳的字都“记录”下来,通过这种形式反馈针对解决掉,短板就越来越小慢慢就不会再影响整体。
这在交易过程中也需要如此,把每次交易中出现的问题都记录在“恶魔库”中,通过计数的方式知道短板在哪,先解决高频出现的问题再解决第二个第三个,当交易短板越来越少时绩效才会有所稳定。
3
综上所述,这个“反馈系统”就是一套记录检视针对解决的流程体系。在质量管理上有名的“戴明环”【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基础和方法依据,PDCA循环。P是计划(plan)、D是执行(do)、C是检查(check)、A是行动(act)】,其中的“检查阶段”主要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之中或执行之后,检查执行情况看是否符合计划的预期结果。这也是对“反馈系统”的应用,如果没有这个环节,PDCA则是不完整的,可见“检查、反馈”的重要性。
着重提示,在检查反馈时需要先有一定标准,而往往也因为缺少标准才导致忽略了这个环节。在制定预期目标时,检视标准就应该生成,也不用担心制定得过高或过低标准,因为只要有“反馈”就都是“结果实质化”,根据“反馈系统”可以做出调整和修改,最终的目的是让结果越来越接近预期。不得不说“反馈系统”就像中国铁路运输系统在春运期间被负重测试一样重要!今年黄牛票都不易买啊……
4
2019年有一个目标,就是迭代自己的“反馈系统”,在个人成长、交易操作上都按更有效的流程记录反馈,以此找到短板问题,发现影响结果的因素,让木桶的水位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