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化的过程,总是伴随着年代科学的发展和认知观。我们习惯用静态的观点去描述一个词,尽管它可能是动态的。自体、自体感、自体客体,事实上都是动态的。在每个意识的中心都有自体。就如同每个碎裂的镜片中可以看到太阳。
当我们稳定下来,有更多觉察和内省的时候,对于“我”有一个体验,这个时刻有对于自体、自体感的整体感觉“稳定”的描述。
在科胡特著作以及其他自体心理家的描述中,这些词经常在很多不同地方出现。有的时候,又相互通用。有的时候又有分别。为了区分更有利于初学者理解,做一下简单区分。
比如:许豪冲在“两种忧郁类型之一:自体的持续脆弱崩解”,是要理解为:“自体感的持续脆弱崩解”
自体——客体,这样的自体对应于自体客体、以及核心的夸大性自体、理想化自体,这些说法很明显出现了一个逻辑上的问题:自体有很多!而且是不同的。这是客体关系的观念,以及客体关系对自体心理学的理解。这样的理解的推论是:自体有很多,它们共同形成了人格的底层。这其实还是客体关系。只要有很多,那么主体位于哪里呢?如果是很多,如何理解那束恒定的觉知呢?正如水不能辨别水,火不能辨别火一样,自体不能辨别自体,是有唯一性。
从发展来看:
自体从一开始就与“自恋”紧密相联系,这个自恋事实上是“恋自”,通俗的讲不是道德意义的贬义的自恋,换句通俗的话就是:爱自己,当然也可以分为:强大自己(力量),指引自己(方向),成就自己(综合)等等。
参考科胡特的原文,在“自恋的形式与转化”中,他论述自恋转化形成的能力有:1:人的创造性;2:人的神入能力;3:沉思自身无常的能力;4:幽默感 5:智慧。显然这是成熟内聚的自体所具有的能力,是自体的外在呈现。
是什么有“沉思无常”的能力?无常意即“外面失去了各样的理想化自体客体”。我们尝试着去询问:是谁在沉思无常并保持自我稳定呢?
描述“自体体验”的时候,采用了“夸大”“理想化”等这样的名词。这些都是某种稳定、内聚有关的“感觉”相关,都属于“自体的感觉”也就是“自体感”。在这个位置,可以体会:核心自体感,以及两极以及补充的第三极:孪生自体感。因为它们具有这样的品质,而且是持久的、凝练的,是自体的不同面向,所以也被称为“自体”。这个自体并非“自体心理学”中那个可以沉思无常的、高度凝练的“自体”。从空间视觉上,可以这样理解:
参考这个图。其中“自体”是分布于整个图形中。为了描述其核心,故用中心圆圈标志。
可以更清晰的理解病理性的问题:
自体(核心自体):一束凝聚的、恒常的觉知。自体出现问题,功能受损,就是严重的精神性疾病。如精神分裂,现实感丧失、边界感丧失等。
外围自体客体:缺失或者链接出现问题,但是核心自体感基本稳定,神经症的类型。同时也是与客体关系描述的大部分客体有关。
核心自体感:如上图描述,出现严重缺失或者纠缠、破碎,但是自体基本稳定,就是边缘性人格障碍或自恋型各类障碍。
其他的描述是自体的外延,它的展现部分:各种自体感。这些感觉同样具有恒定和持久性,而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快速变化的感觉,因此也容易被“称为自体”。
如果要描述:可以把三极理解为晶体的侧面。这个晶体都属于“自体的稳定载体”,而“自体深处于其中”。
当咨询师居于这个“自体”的位置上,会更清晰和稳定,毕竟,你面对的患者无论怎样,大部分是“自知觉察”,而工作的目标是“自体感”,自体感既是变化的,又是可重塑的。
也是可逆向的。这也是自体的夸大性和理想化部分能够“复活”,补偿性自体客体依然发挥重要作用的依据。
“补偿性结构的观念,隐含着多样的方式可以到有活力、有功能的自体”_kohut
这个位置的自体依然是“客体化发展出来的自体客体”,是居于观察者描述的。对于主体的感受来说,依然是“自体感”。
自恋是自体维持稳定、链接世界并发展出自我功能的生命力。而自体可以凝炼内聚又可以超越这个部分。大部分心理学讨论术语是在自恋的范围内讨论“自体客体、自体感”而不是“自体”。
核心自体是怎么回事?
核心自体与其说是处于核心的自体,不如说是自体的核心部分。从生命的发展来说,它更早期,它具有的品质是核心的,而在补偿性结构内化的过程趋向也是朝向这2极的。这是从理解上描述。
从主体的体验感觉上,就是不可动摇的力量感和方向感。这个“确认”的感觉,体系现出来就是“胜任”“有力”和“使命”这2极。
自体具有核心部分,同样也有其他部分,这些部分是以各种不同的自体客体促成的,这是自体心理学需要继续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