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7日 晴 星期一
前一段看到崔胜杰老师的每日一省提到《拯救茧居族》一书,就很想了解内容,所以随后买了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的精神科医生田村毅。主要讲解青少年社交恐惧症的家庭治疗实务。今天终于把这本书的开头看完了,这一部分讲解了家庭治疗的概念。
当然,首先讲解了何谓茧居:其具体含义是指一个人像蚕一样把自己封闭在家中,不愿融入社会,不愿接触他人,更不能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因茧居而造成的心理疾病已成为日本乃至世界很多国家的一大社会问题。
日本的茧居族长达30年以上,人数巨大,超过70万人。早期茧居族大多集中在十几岁的青少年,所以一般只会用“拒绝去学校”“不上学”或者“对人感到恐惧”等来形容他们。后来茧居族的年龄构成逐渐变大,以至于一些成年人也茧居在家。
目前对于茧居族的治疗方法采用的是家庭治疗。所谓家庭治疗是一种较新的心理治疗方法(心理咨询),在20世纪70年代从美国推广开来。我们知道,一般的心理咨询,仅面对个案,但是家庭治疗面对的是多个互相关联的个案,对于心理咨询师来说,家庭治疗是有一定的技巧难度的。而且家庭治疗也很容易引发患者家人的反感,人们通常认为茧居这件事情本身是茧居者的问题,为什么非要家人一起参与不可呢?因而很多人对家庭治疗产生了很多的误解。
实际上和大家所想的正好相反,家庭治疗不是要追究家人的责任,也不是要对整个家庭的问题进行治疗,这世上并没有十全十美的家庭,所有家庭都有着或多或少的问题,这实属正常,完全没必要把解决家庭问题当成家庭治疗的目标来看待。每个家庭虽然都有着各种各样的负面问题,但是同时也拥有克服困难的力量,我们把这种力量称为“复原力”。家庭治疗不是只关注负面问题,而是在努力强化家庭内部的权力,将积极的部分发挥出来,想办法让家庭能够凭借自身的力量解决问题!
家庭治疗把重心从个人转移到人与人的关系上,这是一个180度的大转变。人无法离群索居,喜怒哀乐皆从人与人之间的关联中应运而生,而茧居族的状态则是失去了这种与人交往的动力,其家人也同样不能很好的与他们相处。家庭治疗就是为了帮助一家人都找回与人相处的动力,只要家人和茧居者能好好相处,那么茧居者也就能很好的融入社会。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孩子在转变成大人的过程中会经历青春期,会逐渐抛下对家的依赖,转变为独立生存的大人。然而茧居就是因为孩子未将依赖心理顺利转变为自立自信,茧居族没有顺利的转变成大人。家庭是有生命的,是由每个家庭成员组成的活跃有机体。
人一生可能要经历不同的家庭,如孩提时代和父母及兄弟姐妹一起生活的家庭(原生家庭),结婚之后为人父母的家庭或者离婚再婚的家庭,以及不结婚和不生孩子的家庭等等。
美国的家庭治疗医师肯·哈迪说过:“家庭是幸福的养料。”对于我们来说家庭是幸福的源泉,而家人给予了我们活着的喜悦与活着的价值,但是家庭也是不幸的源头,存在着难以解决的问题,人会因此失去希望,日夜苦恼。希望是什么呢?希望就是对未来生活肯定的预期心理,谁都不能够准确的预见未来,但是人们只有想着明天一定会有好事情发生,才能充满期待的活着。虽然这份期待很模糊,但是他给了人们继续活着的希望,失去了这种希望,人便掉入了绝望的深渊,如果对未来的预测都是糟糕的,那么人就会失去活着的意愿,心如死灰。
茧居族的家人因看不到孩子的未来而失去了希望,其实家人之间还是有很深的感情的,所有家庭的组建都是基于人们对未来抱有很大的希望,认为未来一定是幸福的,但为什么这种喜悦这么快就消失了呢?原因就在于家长期盼孩子幸福,觉得这份幸福是自己与孩子连接的纽带,正因为如此在孩子不成功不幸福的时候,整个家庭才会如此苦恼不堪。
如果家人之间没有爱,那么也就不会有所谓的苦恼存在,实际上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要让茧居的人好好的面对父母的苦恼,好好的为家庭着想,因此家庭和茧居者本人都需要共同参与治疗,一起解开心结,这就是家庭治疗的奥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