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理论的产生,首先定义问题,提出假设,然后选择研究方法和实施研究。如果在实践中行不通,不是理论错了,而可能是假设错了。生活中我们也会定义问题,提出假设,我们和研究者的差异在于我们选择直接相信了我们的假设。比如,问题,孩子学习不好。假设,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没有好结果。结果,是“真”的吗?面对问题的时候,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虽然不用像心理学家那样进行研究探求。但是也可以尝试以心理学家的视角来看看问题?按照“素质—应激”模型,一个问题的发生和发展需要兼具素质以及诱因或应激。素质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基因、生化失调、大脑异常)、社会因素(适应不良的成长过程、长期应激等)和心理因素(无意识冲突、糟糕的技能、适应不良的认知等)。应激包括生物诱因(疾病发作、接触有毒物质等)、社会诱因(创伤性事件、重大丧失等)和心理诱因(明显失控感、违背诚信等)。比较复杂,简单些,可以多问几个是这样吗?一件事难道只有黑或者只有白?这个观点来自于哪里?这种说法是极端的还是合理的?证据是什么?有反面证据吗?结论是否会因为和自己息息相关而被“污染”?这个问题需要多角度视角吗?对方的视角?其他家人的视角?老师的视角?上帝的视角?陌生人的视角?
闲扯一段,看书过程中的体验。回到变态心理学研究方法这一章。
研究方法分为了两个方向:支持连续谱模型的研究者和不支持连续谱模型的研究者。支持连续谱模型观点的研究者认为在连续谱模型下的的心理病理学是程度的变化;研究中度抑郁人群的结果能够推广到被诊断为抑郁障碍的个体。不支持连续谱模型的研究者认为,不符合心理障碍的个体与有心理障碍的个体之间有本质的差异,因此对前者的研究不能应用于后者。也就是说,对于中度抑郁的人群研究不能推广到被诊断为有抑郁障碍的个体身上。这两种观点都有证据支持。需要注意,研究是一个累计的过程,没有单独哪个研究能够回答精神障碍的诱因问题和最佳治疗手段这样复杂的问题。
对于个体心理病理学的研究,和其他领域的研究类似,又有一些特殊的挑战。挑战一,准确测量异常的行为和感受。我们无法看见听到或感受别人的情绪和想法。挑战二,较难招募到目标人群参与研究。挑战三,大多数心理异常形式可能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所有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关于某个障碍或症状的诱因问题,我们通常只能得到部分答案,需要把几个研究所得部分答案拼合起来,才能获得一个全面的了解。
本章的内容是研究者面对诸多挑战,克服挑战,使用多种研究方法,探求异常心理和行为。 几种主要研究方法。
个案研究。记述了有某种心理障碍个体详细的个人历史。个案研究是针对某一个体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缺陷,缺乏可推广性和缺乏客观性。
相关研究。考察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而不对任一变量进行操纵。连续变量的测量是在一个连续谱上进行的。相关研究的另一种形式是对照组研究。连续变量研究和对照组研究即可以是横断研究,即只在某个时间点上对人们进行观察;也可以是纵向研究,即在不同的时间点上观察人们。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的标志就是控制。研究者力图控制自变量以及任何可能造成问题的第三变量,而不只是在它们自然发生的时候进行观察。既然是实验,就难免有其局限性。
跨文化研究。首先,研究者把一个文化中形成的理论或概念应用于另一个文化时要十分谨慎。其次,即使研究者认为他们的理论可以应用于不同的文化,他们也很难把调查问卷或其他评估工具翻译成不同的语言。最后,在与研究者进行互动时,人们对社会需求的反应可能有文化或性别差异。
元分析。从多个研究中得出结论的一个更客观的方法是进行元分析,一种将若干个研究的结果综合起来的统计方法。这让我想到,作为普通人,成人之路不止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