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大时代的生存智慧(一百一十九):赢得仓皇北顾。
宣统三年,临时大总统加身的袁世凯频繁出手,先是大规模裁撤军队,但是主要涉及南方诸省,一时间南方各省督军怨声载道,各省三十余万人马被削减,其中涉及袁世凯的嫡系北洋军却并不多,所以南方军的相对实力遭到严重压缩。火上浇油的还有宋教仁在北洋集团的地盘上被刺身亡,这场一直尚难盖棺的刺杀案,在当时让袁世凯饱受非议,按理说以袁世凯的心机似海,即使想要痛下杀手,也绝对没有必要在宋教仁赴约后在自己的地盘上动手,这场波澜诡谲的悬案对双方爆发的赣宁之役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是对于袁世凯来说,北洋军在赣宁之役中绝对是胜券在握。北洋军嫡系六个师的人马早已有两个师开拔东南前线,震慑南方诸军,一番暗中调兵遣将,袁世凯接着下令免去南方军最具实力的三位督军职位,南方军终于坐不住了。被撤职的江西督军李烈钧率先发难在湖口起兵,公开通电反对袁世凯,所以北洋军也将进攻重点放在了江西境内,赣宁之役拉开大幕。第六师北洋军前锋在盛夏时节开入江西境内与南方军接火,在沙河一带双方近两个师的人马鏖战数日,北洋军骁将李纯深感“左撑右持,危险万状。”其后南方包括江苏、湖南、广州以及福建等数个省份积极响应江西倒袁号召,赣宁之役全面铺开,但是北洋军反应迅速,援军开赴后在八里坡一带取得突破,赣军伤亡三百余人,阵地被突破,段芝贵率领北洋军主力兵锋直指赣军大本营湖口。
在湖口外围阵地,南北双方鏖战十余日,在段芝贵的战报中“士卒面目焦黑,肤发难辨”,最终北洋军以优势兵力突破阵地,李烈钧虽然尽力维持仍然难掩赣军溃败,北洋军势如破竹,在海军的支援下,连克九江、南昌等军事重镇,基本扫清了江西境内的赣军。江苏作为赣宁之役的另一个主战争,驻守南京的是南方军中的精锐第八师,北洋军元老张勋与冯国璋领兵进攻,张勋率领麾下一万余人的武卫军率先进入战场,与包括一千余人的皖军援军在内的一万余南方军展开激战,最终冯国璋麾下的三个师的北洋军尚在隔江观战就已解决战斗,随后广州等省份眼看大势已去,纷纷倒戈表示不再反对袁世凯,赣宁之役也落下帷幕。
最终,这场持续近两个月的南北交战,无论在兵力优势以及部署准备上,袁世凯麾下的北洋军都是胜券在握,接着北洋军也将地盘扩充至长江流域,即使鞭长莫及的大西南省份也给予了一定震慑,但是赢了这场战争的袁世凯,输掉的却是人心。在赣宁之役中北洋军虽然得以渗入诸多地盘但是减员严重,仅张勋麾下就折损了二十个营的兵员,曾经的袍泽老卒大多战死沙场,府院更是抓住袁世凯用兵的契机大加口诛笔伐,看似春风得意的袁世凯,背后的危机也悄然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