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如何克服困难的次目标时,除了可以采用奇迹问句、假设问句、 例外问句等技巧之外,咨询师还可以特别针对当事人对克服困难的“态度” 加以介入。亦即,除了克服困难的“方法”之外,当事人对于克服困难的“动 机意愿”的高低、“信心”的高低、“有把握度”的程度、“愿意尝试的主动性”高 低等向度,都值得咨询师多去关注。一个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以“评量问句” 询问当事人对克服困难的动机、信心、主动性等向度之分数的高低。这除了 可使咨询师理解当事人之外,也可以从此处去引导当事人:
需要发生什么,才能使分数上升1分?
而“如何上升1小分”,又成为克服困难的这一次目标的更小目标了。
有时,当事人改变的意愿不高,对自己的信心亦不高,但是咨询师可以 结合“关系问句”来请当事人猜想生活中的重要他人会如何为他打分:
你猜你的领导,会对你进步的信心有几分?
你猜你朋友会说,你会主动尝试的可能性是几分?
他们究竟看到你的什么,而让他们的分数跟你有所不同?他们的分数 对你的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