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己从小被送养,孩子八岁突然想自杀,儿子压力很大,容易暴怒,发脾气,而自己现在对亲生父母无比愤怒,包括对老公无比愤怒,愤怒让自己很痛苦?
什么原因不重要,重要的是好起来。
2.心理的成长需要几年几年,不是做几次个案就行的。
3.孩子对自己有怨气,自己总是担心孩子,不信任孩子?
努力把注意力放在身上,去创业,不要放在孩子身上,自己这辈子耽误了,自己越没有成就感越想要孩子满足自己的期待,妈妈的期待当误了,一代一代。
努力做自己的事情,努力赚钱,成就自己,对得起自己,孩子就会内化妈妈的部分,也会努力做自己,绽放自己!
4.体制内工作怎么兼职做事情?(爱自然生命力代理商)
先努力做市场,让别人收益的时候,顺便就可以赚钱了,可以做代理商。努力挣钱上课。
5.案例:妈妈当着孩子面说孩子的问题,说孩子情绪往内走,10岁不敢快手,拳头攥的很紧(表达情绪,表达了愤怒),就是不敢还手(忍一忍)!
这样会强化孩子,没有尊重孩子。
危机:就是成长的机会。
6.案例:自己从不叫爸爸妈妈,妈妈简单粗暴,小时候不敢与妈妈在一起,现在妈妈年龄大了,自己出钱出力,但更多的都是责任义务,自己生活困难时候,从来不敢爸爸妈妈说,都是报喜不报忧,与妈妈从来不亲近,小时候还恨妈妈,感觉妈妈对自己与对其他姐妹不一祥,从小不敢与妈妈亲近,有需要的时候,从来不敢给爸爸妈妈要一分钱。谈恋爱的时候不自信,总是觉得内心有一个很大的窟窿填不满,然后亲密关系里比较粘人,害怕分离,不自信。
现在与妈妈比较远,而妈妈又强势又有性格,什么事情都不顾及你的感受,妈妈说什么都是一吐为快,很能干,脾气大,嗓门大,脾气暴躁,急躁,知道父母做了很多,但是就是不亲,感觉自己像无根的草一样。
与老公关系还好。谈恋爱的时候飞蛾扑火状态。自己三岁之前送出去一年半,回来感觉是自己的家又不像自己的家。自己有什么话就写日记,曾经幻想过很多次就是“有一天自己死了,在棺材里躺着,然后对着妈妈狠狠地说,我恨你”因为她打过我,骂过我,并且还有侮辱性的话语。
自己从小乖巧,学习好,不让他们操心,还最勤快,但不是最受宠的那个,前面一个姐,后面一个妹。
而自己再小心做事情,但是好像有点像自己的妈妈,进入熟悉的模式,做事情还有一些像妈妈,并且姐姐妹妹也有妈妈的影子。
问老师,自己的早年经历对自己以后的生活影响大不大,对自己的家庭大不大,需要怎么调整?
(1)一个人健康的状态:带着问题活着,带着病活着。
(2)安全感就是对周围环境的信任。
源于早年对妈妈的关系,建立信任的关系。基本需要没有满足,就很难建立信任。把母婴关系的信任投射在外在,认为外界不安全。比如:孩子哭,妈妈不理会,孩子哭,妈妈就打孩子,骂孩子,孩子内在害怕妈妈攻击她,周围人攻击她,所以不安全!
(3)觉察自己:妈妈人格水平高,怎么做都是对的。妈妈人格水平低的话,怎么做都是错的。取决于妈妈是什么样的人,而不是什么样的方法!
(4)妈妈成长:
7、八岁,爸爸妈妈离婚,自己跟着奶奶生活,爸爸偶尔看看自己,11岁自己想念妈妈(好多同学说自己是没有管的孩子),然后去看妈妈,妈妈让舅妈扶养自己一个月,她还是没有让自己和她一起住,又送回了奶奶家,在奶奶不受重视,因为重男轻女,生存状态不好,他喜欢姑姑家的孩子,不是很受重视的孩子,16岁听到奶奶说19岁女孩就可以找对象了,自己听了很恐慌,马上坐上车去找妈妈,跳里出去,爸爸又找回去,与爸爸一年左右时间,最后又跟着妈妈,所有的人告诉自己,一定要替妈妈干活,她不容易,导致了自己先回来不是吃饭而是干活扫地之类的,妈妈再婚,继父对自己很好,但是自己依然过的小心翼翼,就怕自己没有住处。17岁,妈妈有了妹妹。妈妈从17岁没有给自己买衣服,妹妹今年18岁了,妈妈一买东西,自己就爆炸,亲戚看到妹妹也是没有任何要求。
自己出去学习,希望妈妈帮忙照顾孩子,但是妈妈没说,说工作人员会带?自己立马扭头就走!孝顺她,疼她,但是每天纠结,每天想着孝顺她,疼她,但是又想妈妈小时候还不如弄死自己,不用受心理折磨?
怎样与妈妈和解?看到妈妈想爆炸,每天很纠结。
(1)找到树骂骂,教练拳击,内在愤怒发泄出来再说,骂一下。“人,如果不疯狂一把,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活过!”
(2)你想照顾,所以你妈才是这个样子。
(3)和继父说:“妈妈是大公主,妹妹是小公主,咱俩个是奴隶”。其实你和继父关系微妙,像夫妻。
8.案例:家里老二(前面哥哥)被妈妈天天要钱,爸爸所有的钱都给哥哥,哥哥和哥哥前妻,爸爸妈妈等等都给自己要钱。
你们一家人没有边界,哥哥的事情是哥哥的事情,如果他们有事情总向你伸手,是因为你的边界向他们敞开的,或者是你勾引他们来找你的。如果你有边界,你会守住你的边界,你会拒绝他们的。是你们的合谋。
早年忽视,所以成长过程中你在证明你的重要性。当他们都向你伸手的时候,这就成了你成长的资源,你必须得有钱,如果你没有钱就没有办法证明你是重要的,所以你用满足别人证明自己。(早年越被忽视的孩子,晚年越愿意为父母付出,越孝顺,早年从父母那里没有得到那份爱,他就用给钱或者照顾父母得到想要的东西,某种意义上也是对父母的攻击!你看你忽视我,但是我却是最孝顺的。大脑意识不舒服,但是潜意识还是舒服的。)
哥哥用惨烈的方式去成就你!一起证明你是强的。
你给爸爸妈妈的钱为了什么?为了证明自己!放不下不管爸爸妈妈哥哥的愧疚!
父母爱那个孩子,他们就是爱那个孩子。不讨好的孩子,依然不讨好。就算孩子再怎么照顾父母,一辈子还是不讨好,嫌弃他。(父母给哪个孩子没有分化,她就会特别爱那个孩子。)
慈母多败儿。恰恰妈妈忽略你,你成长的越好,哥哥和妈妈没有分化,高度融合。妈妈的忽略恰恰让你成长,也是你成长的资源。
9.案例:怀孕孩子期间有很多次堕胎的想法(影响有限的,与堕胎之类的),自己情绪不稳定,家庭矛盾多,孩子小时候,孩子放在哪一边父母那里,下班就去哪一边父母那里,现在孩子在家与孩子没有话题,孩子夜不归宿,自己又很恐惧?
总是与老人住一起,可能你们没有分化(关键是内在的成长,而不是外在的行为,分化就是自己为自己做主。),也可能家里很无趣,孩子会感觉闷,你和你先生总是一本正经的,孩子家里没有人玩,家里要有趣!
晚上不回去,肯定不是找物质上的东西,肯定是精神的东西。和孩子沟通精神上到底需要什么,快乐感,精神感,价值感。
(和你在一起,显得我很词穷,我没话说,这就是妈妈的功能,你没话说,让我弄的也没话说,没话说找话说,让我词穷,没话讲。你跟先生没办法交流,你跟孩子也没有办法交流,你是一个好学生,坐在那里听老师讲课,一直“嗯,嗯嗯”没有自己的想法,也没有自己的念头,没有自我的人,不灵活。)
……是你内在的规则意识太强,秩序,法律,应该和不应该,习俗,太多了,你自己也不快乐,快乐的事情你都不敢做,所以就很压抑,家里就很压抑。一个自我不灵活的人,因为脑袋里面那些规则,道德感太强了,有太多的应该和不应该,这样孩子在家里被约束太过,孩子内在不自由,一个内在很自由的人,讲话是很灵活的,有很多话题,思维是开放的!!!…………(张耀中尤其这样,我也有点)
这样孩子就容易跟小混混在一起,孩子可能寻找自由。这种孩子也喜欢纹身,抽烟,奇装异服等等。父母规则感太高,父母不敢活出自己的自由,然后孩子就活出来了!越是压抑的家庭,孩子越是奔放,越是不着调,孩子活出父母不敢活出的样子!(张翠芝)
自己和老公是家里的老大,一直为父母而活,为家庭而活,做决定总是为家庭为父母考虑,你们的孩子只是用这种方式告诉你,人要为自己而活,要活的快乐!
10.案例:老大13岁,小时候要求严,自己感觉什么都不行,都不能,总是打退堂鼓,总会在付出努力后节外生枝。
自信心,动力来源于早年与外界打交道的胜任感,“我行”的胜任感。孩子与周围的人,周围的世界打交道,探索这个世界过程中“我行,我可以”的胜任感。
与妈妈做游戏的时候,比如:孩子去拿球,很多妈妈过度代替孩子,本来孩子只是望一望,可是妈妈舍不得把球给了孩子,(虽然孩子笑了,但是他内在的体验是妈妈行,我不行,没有办法获得胜任的体验,并且想着自己不用干活,只要控制另外一个人就行了,依赖妈妈就行了。长大以后就不努力了,就依赖妈妈了,自己不干了,很快躺平!)妈妈早年过度代替孩子,本来孩子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情,妈妈代替了,一岁多到两岁的孩子,本来孩子自己想自己完成,可是妈妈立刻帮助完成。
如果妈妈过度肯定赞美孩子,超过自己的能力,与内在的体验不匹配,孩子也是无法胜任的,会逃离的!
让孩子要广泛的与这个世界去链接,要长时间与事情打交道链接!!!
早年与孩子关系总是过度代替孩子。学会与孩子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