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他人即地狱”,这句经典来自哲学家萨特的一部戏剧,名叫《禁闭》。
查阅后发现,世间对这句话的解读,至今没有标准解释。萨特生前也多次说过,很多个解释其实都是误解了他的愿意。
在萨特的《禁闭》中,讲三个罪恶的鬼魂,被狱卒放到一个禁闭的屋子中屋子没有镜子,没有任何可以看清自己的物品,每个想要看清自己的人只能依靠另外两位。
然而,三个人彼此各有心事和各自的罪恶,有懦弱的、同性恋的、色情狂的。他们想要从别人身上看到真实的自己,也想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想表现的那个自己。于是他们相互扯皮、对抗,争闹,无休无止,因为谁也无法离开,谁也无法死去,谁也无法获得更多……就这样彼此折磨不休。
对这三个魂灵来说,别人就是自己的地狱。
我第一次听说“他人即地狱”,是在高中语文老师的课堂上。老师睿智的头颅在白板前晃动,眼神坚定而威严,当讲到他自己的观念时,总是让人感觉不可撼动的压迫感。至今想来,所幸那大多是积极的影响,至少在目前的我看来是这样的。
那时十几岁的我真的无法理解,为什么他人以至于变成地狱呢?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仅把“地狱”理解局限成“对他人即视的伤害”。
直到大学毕业工作了,我心里一直也没有忘记这句话,或许是因为太困惑了吧。
2
最近在罗辑思维看到
天啊,我好像有点理解了。
我们几乎每天都在有形无形中受着他人的影响,这些影响有可能是积极的,也有可能是消极的,当然也有可能是积极与消极间的灰色地带。
我们也经常有尝试说服别人,把自己的观念和意向强加在别人身上的举动?或许你们也懂,坚持自由意志和受到他人影响之间,本身就是痛苦的煎熬。真的,这个没法破。真的没法破。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每次和我的一个表哥聊天时,总会感觉不自在,和他交流了几次以后,也不太喜欢去他家里做客了。其实我表哥很优秀,27岁开始开公司,才30岁就有一百多家分店了,虽然事业很忙,但他一直参加很多课程坚持学习,是个特别上进优秀的年轻人,而且对家族里的亲戚也很有人情味。就这样的一个人,我本该在他见面时多多交流才对,但我实际上我心底里并不喜欢和他聊天。
现在我明白了,在我这样一个涉世未深的表妹面前,我表哥总是以灌输式的口吻和我聊天,讲他的经历,他对生活工作的看法,其实在很多三观方面我们不一定相符,面对观念上的出入时,最终他大多是选择以说服我的姿态来结束话题。表哥只是想要把我变成一个女生版的他而已啊,或者他在我面前表现一个他想表现的自己。
相比之下我的一个导师则不是这样,他会倾听我的想法,把他知道的告诉我,然后给我选择题,最终也是让我自己去选择,倾听自己的声音,而不是强硬地说服我。是啊,这种时候,为什么一定要说服呢?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别人的成功也是不可复制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合理的引导,而不是让别人复制一个你,每个人都能找到相较合适自己的那条路就好了。
这样的道理,十几岁时因为经历得太少,就算明白一些也只是浮光掠影。是的,有些道理就是要到某些阶段才能明白。
3
我挺多好朋友在遇到问题时也会来找我倾诉,自己也免不了会有强力说服的时候。现在懂了,因为“他人即地狱”这个魔咒是不可破的,所以更加要少负面评价,少强力说服,少当朋友的主动119,多当朋友的被动114。
“我不会试图强力改变你的生活,但当你需要我的帮助时,我一定会在,并且尽力做好”,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状态多么好!
即视的伤害只是一方面,最可怕的一种伤害是看不见的,会在一辈子的痕迹里潜移默化地影响你。所以我们更要多一些正能量,多一些耐心的聆听和真正的关怀。
今天我看到一个朋友更新朋友圈,她写到“我想最好的时光就是心有信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喜欢什么,并努力去靠近它的日子;懂得怎样与自己对话,怎样让自己开心,不因为外界而失去你的内心,终有一天你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说得很好。怎么权衡个人意志与他人影响,这个问题的前提是你还知道自己是谁,想要什么。
同步更新到个人公众号:meitian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