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坡大院,是陈村现保存较为完整的四合院之一,也是村中最古老的院落。村中的传说原来是焦家的院落,陈村历史上好象叫过焦家庄,可见焦家在陈村驻扎较早,焦员外的传说故事应该在本乡是家喻户晓的,焦家的富裕与跋扈也是盛及一时,富裕达到汾西县的第一,从陈村到县城都有焦家的田地与商铺,道路出资修,房产处处有;村内有多院,防范有高楼,还在村南高天岭上建有庙台戏楼,富甲一方,独枝一秀。焦家员外霸横更出奇,邻近村首都低头,员外不到场,万事都得休,谁要敢不服,吃不了兜着走,焦员外在乡里就这行情,当时乡邻都是默认。
陈村伏珠一方在明朝之前,曾是焦家的势力很强。后来陈家人的到来,渐渐破了他称霸一方的规矩,也算焦员外自作自受,多行不义必自毖,逐渐败落,至今在无一户焦家人氏,前文多次提到焦家兴衰不再细说,只说现在的石坡大院就是焦家大院,从宋朝起陈村原有焦柏闫三大姓,焦员外闫知州的势力都非同一般,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产防盗防匪,都盖了高楼大院,筑就了地下网道。据传焦员外为了子孙不败坏门风,不受饥饿,想了很多办法,就在现在的石坡大院内,暗窑地道,甚至家具坑墙中都存了金银财宝,心想子孙再无奈不济,烧买家具,都能发现其中钱财,不至于饿死,可惜的是他的子孙连整个院子都卖了,根本没有按他的计划来,只能说,人算不如天算,聪明反被聪明误,难以摆脱家破人亡的境地。
焦家在村内有八九座院落,都在原二队麦场周围,现在已无法考究,但从高夭坡上的的将军庙,戏台等建筑等推测,上世纪六十年代还在,现已荡然无存,可以信其有。就目前存在的石坡大院看,周围也是大院密布,建造十分特别,一枝独秀,特点众多:传统习惯上的四合院北窑,明三暗五,这个院的暗五两个侧耳窑,都是黑窑(有后窗),特别之处是两耳的房窑没有前窗,没有普通的前圪台与立炉,东西侧窑直接同北窑连接,与东西窑和南厅形成了真正的四方形大院,这一点在陈村绝无仅有。在窑内有地道,还相互贯通,窑内上下串通,四通八达,外连出口密道。窑上有窑,全部砖漫,与高楼自成一体,嘹望外情,自成体系。大门朝东,紫气东来,入门三拐,暗藏玄机,门上高楼,三层开外,遇有敌情,进破难开。大院居村中,风脉中线开,一家占乾坤,在众多院落中可以说鹤立鸡群,尤其是高高矗立的门楼,虽然有些破败沧桑,但仍不失为村里最为标志性的风景。
焦家大院最终为陈氏中门一支拥有,从现存大门外门楼的门匾看,为陈氏中门第十八世陈魁亮在六十岁恩赐所题,耕读传家砖刻大字,苍劲有力,时间为乾隆柒年(公元1742年),可以推测早在明朝这座院落就是陈家的了,并养育了陈家最繁荣的一支,至今兴旺不衰。难以考究的是,这座院落改进过多少次,改变了多少面貌,因为家谱丢失,陈魁亮先辈的信息也已丢失,只知道其父十七世陈大贵,有四子,魁亮为长,至今门匾已近三百年,保存十分完好。 石坡院自南向北一起相连的有三座大院,并且所有院落大门均朝东敞开,门前有路北高南低,原为砖石所砌叫石坡,院子叫石坡院,这座院子三院之中,也称内院,村人习惯把居住的人叫石坡上的。石坡院居村子中心线的中心,北面五岭环抱其中,正处在中岭延伸线的中间,左右峰梁相拥,南方前堂地面平敞开阔,有季河弯绕,面朝南山高天岭,峰岭圆润,形如笔架,宛如坐佛,占尽了风水之奇,天时地利,但终究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最终要人的修为,人的德性,才可以长久发展,这才是人与家庭乃至国家社会长久发展根本。
石坡院从建筑构及所用砖瓦,至少有五百年的时间。无论叫焦家大院,还是石坡大院或陈家大院。它毕竟养育了陈家十几代,有着陈家人的历史记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住着陈家几十口人员,而且人丁兴旺,人才辈出。如今虽然,大多数人已搬出迁移,破败不堪,南厅早已拆除盖窑,窑上小窑坍塌所剩无几,都整体结构尚所完善,门上高楼依然矗立,砖漫的院子与窑洞还十分完好,可以住人。虽然不是陈村最古老的院子,却是保存最完好的院子,具有明清代表性的建筑构造,有着陈村独特的文化遗存和标志性的历史特性,有人们难以忘怀传说故事和纪念,好在现在的主人陈明林,思路开明还恋旧,正在竭尽全力修缮恢复原貌,相信此院定会重放光芒,为陈村人民带来不一样的感觉与感受,它也将成为陈村最有研究价值的院落,成为文墨陈村人的永远骄傲。